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新湖黑色建材(煤焦)专题:焦炭基差结构变化分析

文 / 小亚 2025-05-13 12:02:05 来源:亚汇网

来源:湖畔新言
回顾2021-2025年,焦炭基差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一方面,为适应现货市场发展,焦炭交割标准品经历两次重要调整:①2021年1月,交割标准品从一级焦放宽至准一焦;②2025年3月,鉴于国内干熄焦产能占比已超60%,大连商品交易所拟自2604合约起,将标准品由湿熄焦改为干熄焦,同时对湿熄焦设置-110元/吨的升贴水(参考专题:《新湖黑色建材(煤焦)专题:2604合约焦炭交割变更简析20250331》)。另一方面,除供需结构外,宏观预期和产业政策在交易中的影响占比逐渐增大,致使基差结构更多地受预期因素调节。
一、情景说明——以2021年为例
2021年,焦炭市场受供需错配、政策及自然灾害事件等多因素影响,基差出现剧烈波动。(一)基差结构特征
全年主力合约基差呈现“先负后正”的V型走势,波动区间达-120元/吨至+1700元/吨,波动幅度极大。
(二)主要驱动因素
1.供需错配:一季度,焦化产能投放节奏与需求节奏不一致,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2.政策扰动:一季度粗钢压减政策实际执行时间晚于市场预期,钢铁需求表现出较强韧性。然而,原料端现货市场较为悲观,期货市场却相对乐观,使得基差最低降至-120元/吨附近。
3.成本与事件推动:三季度后,全球经济复苏促使钢铁需求大幅增加。同时,澳煤禁令、山西洪灾以及冬季限产等因素,造成焦煤供应紧张。9月,焦炭主力合约价格快速上涨至3800元/吨,但现货端成本传导滞后,导致焦炭基差迅速扩大,10月底基差最高达到1675元/吨。
(三)归因分析
2021年焦炭基差的V型走势,本质上是“政策预期-现实验证-事件干扰-情绪博弈”多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山西洪灾的发生以及粗钢压减政策的时间差,是基差反转的关键转折点;而原料焦煤价格的剧烈波动,则进一步放大了焦炭基差的波动幅度。这一过程表明,尽管随着时间推移,事件影响会逐渐减弱,基差会回归到由供需主导的状态,但政策风险与成本波动仍是影响基差的核心变量。在基差分析过程中,需密切跟踪政策执行的预期节奏、供需边际变化以及成本传导路径,同时警惕突发事件对市场结构的冲击。二、二、基差变化分析
从数据来看,2021-2025年焦炭均价呈下行趋势,基差均值由正转负,波动区间收窄,波动率降低。具体从以下类别分析:
(一)供需结构
焦炭市场周期与地产和基建周期相关,通常地产周期约为7-8年,基钦周期约为3-4年。2021年至2025年,焦炭的供需结构沿着“紧缺-扩产-过剩-去产能”的方向发展,目前焦化产能正处于“过剩-去产能”阶段的初期。
(二)产业政策与宏观的“定价权”博弈
2021年,产业供需矛盾突出,市场高波动使得“信息差”带来的优势显著。到2024年,市场对产业的预期趋于一致,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成为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宏观预期占据主导地位。而2025年,受海外关税摩擦的反复博弈以及国内产业再次提出的“粗钢限产”政策的双轮驱动,市场再度进入产业和宏观共同主导的局面。
(三)投机情绪
随着市场波动率的下降,投机情绪明显减弱。
展望2025年,焦炭基差处于“供需平衡与成本托底下的基差修复”行情。从1-4月的情况来看,基差整体在-150~50元/吨之间窄幅震荡。焦化产能过剩情况明确,2024年焦化产能约为5.75亿吨,2025年,根据已有的投产情况及焦企利润来看,产能增速预计放缓。焦企利润持续被压缩,非主产区的焦化产能因持续亏损将逐步被市场淘汰。一旦市场出现干熄焦以上的升水结构,焦化套保的压力将较大。
新湖期货研究所
黑色建材组
肖雨茜
执业资格号:F03133020
投资咨询资格号:Z0021597
审核人:李明玉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