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的持续波动,原油市场作为全球经济的“血液”,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在8月18日这一节点回顾近期原油市场,诸多关键要闻交织,深刻影响着油价走势与市场预期。
国际油价显著下跌
截至周六收盘,美国WTI9月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下跌1.16美元,跌幅达1.81%,最终报收于62.80美元/桶。而10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收盘下跌0.99美元,跌幅为1.48%,收于65.85美元/桶。本周,WTI原油期货全周累跌1.69%,布伦特原油期货全周累跌1.11%。油价的持续下跌反映出市场对原油供需关系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的悲观预期在不断加剧。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面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特朗普警告普京,如果不同意乌克兰停火,将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其中可能包括对俄罗斯实施更严厉制裁,以及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关税。目前,印度已因购买俄罗斯石油被美国加征惩罚性关税,而中国和土耳其也可能面临审查。投资者普遍认为,任何影响俄罗斯能源出口的变化,都将重塑全球石油贸易流动格局。DNBCarnegie分析师指出,普京可能会做出一定让步,以避免短期内遭受进一步石油制裁,甚至可能促使美国推迟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额外征收25%关税的决定。从市场反应来看,若美俄峰会有进展迹象,油市大概率将其解读为看跌信号,尽管原油市场基本面短期内或保持不变。
供应过剩预期加剧
国际能源署(IEA)在其最新报告中发出预警,若当前市场形势持续,2026年全球石油库存将以日均296万桶的速度增长,这一过剩幅度将创历史新高,远超2020年疫情期间的水平。造成这一严峻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石油消费急剧放缓的同时,全球石油增产步伐却在加快,且预计明年还将延续这一趋势。一方面,“欧佩克+”计划在9月完成7月达成的大规模增产协议,2025年总增产量将达日均220万桶,且增产速度较原计划有所提前。另一方面,美国、圭亚那、加拿大和巴西等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在积极增产,IEA已上调了对这些国家明年的增产预期。全球石油供应的大幅增加,与经济增长降温背景下石油消费复苏乏力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
国内油价调整预期偏向下调
在国内,新一轮油价调整正在进行中。目前进行的新一轮油价调整呈现出雪崩式大跌态势。此前,汽柴油价格在6月经历连续3次上涨后,92号汽油涨至7元时代,部分地区0号柴油也达到7元时代。好在7月中旬的油价调整实现大跌,使得当前油价有所回落。截至8月18日,新一轮油价调整已进入第四个工作日,预计下调油价235元/吨,远超50元/吨的下调标准线,预计92号汽油将下跌约2毛/升。下次油价调整时间定在8月26日晚,若后续国际油价持续下跌,国内油价下调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
综合来看,当前原油市场正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供应过剩压力以及国内油价调整预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未来,原油市场的走势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美俄地缘政治动态、全球石油供需数据变化以及国内油价政策调整,以便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潜在风险。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