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平安银行针对60个子行业出台独立风险政策

文 / 浩宇 2021-03-09 16:17:56 来源:亚汇网

   2020年,中央提出了“30·60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央行工作会议也提及“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积极落实国家绿色发展政策,提供多样化绿色金融服务,同时在服务绿色金融的工具上不断创新,为实现碳中和打下了良好基础。 为此,平安银行在近日发布的《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已将绿色金融提升至战略层面。 

   绿色信贷授信总额同比增长22.78%

   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商业银行在低碳转型的进程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平安银行绿色信贷授信总额为702.32亿元,增速由负转正,同比增长22.78%,绿色信贷余额227亿元。“两高一剩”高污染、高耗能行业贷款项目)贷款余额占比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绿色信贷授信总额同比增长22.78%。此外,2020年平安银行还两次参与国开行的绿色债券柜台发行,总承销规模达7000万元,通过柜台市场将气候变化、长江保护这些主题和理念传导至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客户。平安银行表示,坚持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导向,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支持清洁能源、环境治理等绿色产业发展,提升绿色信贷管理,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向新能源行业倾斜

   近年来,国家对碳减排和碳中和工作极为重视,走绿色低碳之路逐渐成为发展共识。所谓碳中和,即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零排放”。要达到碳中和,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是通过特殊方式去除温室气体,第二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

   据研究机构测算,在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所需要的绿色低碳投资规模预计在100万亿元以上。而根据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要满足如此大规模的投资需求,九成左右的资金必须依靠金融体系来动员和组织。因此,以碳中和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势在必行,而这也将是央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大重点工作。

   2020年,平安银行针对60个子行业或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出台独立风险政策,将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发电、水电、核电、垃圾发电、污染治理等节能环保行业纳入鼓励类行业,实施相对宽松的授信准入标准,加大对相关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将钢铁、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两高一剩或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纳入审慎类行业,设定较高标准的规模、技术、能耗和排放等准入条件,并采用名单制管理和行业限额控制方式,引导信贷资源支持相关行业的优质客户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生产能效和排放标准,推动相关行业的整体升级,积极响应国家经济低碳战略转型,向清洁能源行业提供大力的授信支持。

   如在核电行业,向具备核电开发资质的大型清洁能源央企集团提供综合授信敞口额度100亿元;在水电行业,向负责“西电东送”的白鹤滩水电站建设项目提供3年期贷款10亿元,并联席主承销40亿超短期融资券;在光伏行业,通过“银企直联+票据池”和新型供应链,向全球领先的太阳能企业提供100亿元票据池额度支持,年累计业务结算量160亿元。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也将进一步深化,银行的信贷业务也需要进一步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强对绿色产业的支持。与此同时,在强化的减排目标下,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碳捕获与封存(CCS/BECCS)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也将为银行带来可持续发展机遇。

   据平安银行年报数据显示,2020年,平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1073.27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4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