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消息面
4月25日美股盘前,拼多多跌近2.76%。
相关新闻消息
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唯品会等等,都给大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相比较之下,我国的电商平台还是由三家占据着,分别是京东,淘宝以及拼多多,而拼多多的强势出现,也是让很多电商平台震惊不已,大家也都在思考,淘宝和拼多多都是电商平台,但拼多多的东西就特别便宜,针对这一现象,店家也揭开了其中的内幕。
拼多多主要是在打价格战
在经过详细了解之后,就会发现,淘宝和拼多多所出售的产品以及内容类型大多都是极为相似的,但偏偏在价格这一方面形成了极大的差距,拼多多上整体的商品价格都比淘宝低出许多,有很多产品可能只需要几块钱就可以包邮送到家,大家也都觉得几块钱的东西包邮送到家,是不是连运费都不够,但确实如此,只需要花费几块钱就可以收到东西了,同时大家对于几块钱的东西也产生了质量上面的问题,但在与淘宝进行对比之后,发现质量似乎也还好,并不会差特别多,但价格为何就差了这么多呢?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拼多多目前正在处于不断上升的期间,就需要大量的用户来进行支撑,所以补贴力度是特别大的,而淘宝是我国最早的一个电商平台,存在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在日积月累的过程当中,已经拥有了很多的市场流量以及用户,可以说,淘宝到目前为止,在所有的电商平台当中,所拥有的用户是最为广泛的,因而淘宝也凭借着长时间对市场的占据,限制了其他电商平台的发展,比如拼多多。
在淘宝几乎形成垄断的局面之下,拼多多想要强势逆袭,就必须打造独特的优势,比如价格战,就是拼多多所实行的一种方式了。只有通过一些特别低廉的价格来获取更多的用户,才能在电商市场当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拼多多高层就推出了百亿补贴的活动。
这一部分的补贴额度是由拼多多的投资商而增加的,他们为了争取市场份额,就会不断地增加投资,从而让百亿补贴活动获得更多用户的支持,而大众在购物的时候就可以选择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各种各样的商品都非常齐全,而且价格非常实惠,所以,拼多多能够在短时间获得居民的认可,正是因为价格战,尤其是百亿补贴活动,很多商品都是极为优质的品牌产品,但价格却比淘宝便宜很多,从而圈了诸多粉丝。
拼多多采用的是薄利多销的模式
淘宝作为国内一流的电商平台,本身所积累的用户就是极其广泛的,所以在补贴这一方面就不会有特别大的力度,相比于拼多多来说,所有的产品价格就会更高一点,除此之外,拼多多还对平台上的各大商户都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让利消费者,比如商家可以提供代金券来降低消费者在购物时的成本,这样也可以实现低价的目标。
其实,拼多多的营销模式以及发展模式与淘宝有着极大的区别,拼多多主要走的是薄利多销,甚至还有独特的拼团活动,组团的人数越多,价格就越便宜,平台和商家从中获取的利润也得到了保证,用户在购物的过程当中也享受到了低成本,所以,拼多多的营销模式确实是与众不同的,薄利多销的方式也让拼多多在短时间之内获得了得了众多的用户。
除此之外,拼多多还有一个最为独特的方式,可能在大众看来是充满诟病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通过这一方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新用户,比如助力,一旦助力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该用户就可以零元获得某种产品或者是提现几百元的红包,也正是通过这种人拉人的营销模式呢,拼多多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新用户,从而打造了较大用户基础平台,流量也得到了增加,所以,拼多多能够在我国电商平台当中强势逆袭,占有一席之地,也正是源于这种独特的营销模式。
拼多多存在质量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拼多多也是有缺陷的,就是假冒伪劣产品非常多,大家在淘宝购物的时候,往往会买到一些假冒伪劣产品,但没想到,虽然拼多多的价格非常便宜,但假冒伪劣的产品是要多出许多的,因为所使用的原料和成本特别便宜,所以在出售的价格,自然也是便宜的,但相对应的就是,质量没有了保证,所以拼多多上所出售产品的质量一直都是大家吐槽的点。
很多不法商家为了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不仅造假,甚至卖家还对一些名牌产品进行了假冒很多消费者在拼多多上确实损失了很多利益。当然,平台方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成交量,拥有更多的用户,拥有更好的用户,自然也会对这些假冒伪劣商家进行监管,但因为处罚力度比较轻,或者只是出于形式上的监管,并没有对这些商家造成实际上的损失。
所以,到目前为止,拼多多的平台方根本就没有办法去扭转这种假冒伪劣的现象,而且大众在购物的时候,对于产品质量是越来越看重了,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之下,拼多多的营销模式肯定会迎来瓶颈期,如果整体形象比较差,假冒伪劣产品过多,就会造成较低的信用度,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大家经常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虽然拼多多上的产品大多都比较便宜,但质量相对来说确实没有那么多的保障,除此之外,拼多多和淘宝之间的价格战,也是让大众从中获利,购买到了很多物美价廉的商品,但无论是哪一个电商平台,在大众愈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时代之下,都应该在产品质量上更下功夫,虽然薄利多销确实不错,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那么,消费者也是不买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