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面:
周三A股市场全天高开后震荡回落,三大指数最终集体收涨,沪指领涨并回补4月7日低开缺口。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47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321亿元。截至收盘,沪指报3342.67点,涨0.80%,成交5952亿元;深证成指报10104.13点,涨0.22%,成交8731亿元;创业板指报1996.51点,涨0.51%,成交4150亿元。板块方面,军工、农业、化工、PEEK材料等板块涨幅居前,影视、游戏、英伟达概念、生物制品等板块跌幅居前。盘面上,军工股集体爆发,航天长峰等20余股涨停。化工股表现活跃,红宝丽涨停创历史新高。地产股一度冲高,天保基建涨停。下跌方面,创新药概念股展开调整,百济神州等多股跌超5%。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七大机构明日股市行情大盘走势观点汇总: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高股息超额收益环境仍有一定支撑,但需要内部切换,原因在于:1)关税预期缓和,但变数仍存。2)埋伏年报分红,过往来看,5—7月将迎来密集分红期,高股息资产或仍有一定的布局价值;3)高位银行股业绩承压,资金在红利内部“高切低”的需求增强。结合基金季报、财报、交易拥挤度来看,当前建议关注铁路公路、电信运营商、出版、建筑央企、环保等高股息资产。
民生宏观团队发布研报指出,“双降”的同时,新一轮结构性货币政策将着力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的适配性和精准性。不管是内需不足还是出口冲击,更多体现的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挑战,在这一情况下,结构性工具有必要“多管齐下”。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联证券”)研究所负责人、宏观首席分析师徐飞表示,此次发布会强调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健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徐飞进一步表示,“科技创新”是此次发布会一揽子金融政策聚焦的重点方向。徐飞认为,通过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包容性、提振投资者信心等举措,将有助于市场风险偏好改善,更大力度保障和支持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巨丰投顾:周三市场震荡回暖,军工装备板块涨幅居前。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和创新工具的推出,以及证监会对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都显示出政策层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和支持。市场有望在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刺激下,展开新一轮估值修复行情。具体投资方向上,中线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
国金证券:维持市场“波动率”或趋于上行的观点,中小盘成长风格将“切换”至大盘价值防御,持续周期至少在一季度,直至“盈利底”迹象出现;考虑A股“市场底”已现+AI产业逻辑催化,预计科技成长依然具备部分结构性机会。
兴业证券:随着内部财报陆续披露,以及外部关税扰动逐步过去,科技成长的布局时点已在逐步临近。而近期,已经看到TMT领涨A股,市场开始逐步演绎这一风格上的变化。市场风格变化的背后,一方面是科技板块在经历前期的显著调整后,已经到了一个性价比较高的区间。兴业证券跟踪的滚动收益差、拥挤度、成交占比等多个指标显示,本轮科技风格调整已较为充分,已经到了可以寻找细分方向布局的阶段。另一方面,前期业绩和关税的扰动逐步消化、缓和后,随着悲观情绪消退,科技板块作为兼具景气优势和产业趋势催化的中长期逻辑再度占据上风,并逐步成为资金聚焦的主要方向。
东吴证券举办2025年经济与投资峰会。会上,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发表主题为“债务周期与货币体系——重塑世界经济格局”的演讲。芦哲认为,美国债务压力正在冲击美元信用的基础,美国越来越难以维持美元霸权。相比之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夯实。一方面,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全球最大最全的工业生产体系是中国发展的底气。另一方面,政策储备充足,相比西方国家,我国财政政策仍然有充足的空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障流动性充裕,“两重两新”等扩内需政策效果显著,房地产市场也在巩固稳定态势,为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和活跃奠定基础。
(亚汇网编辑: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