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致NASDAQ和所有网络公司崩溃的可能原因之一,是大量对高科技股的领头羊如思科、微软、戴尔等数十亿美元的卖单碰巧同时在3月10号周末之后的第 一个交易日(星期一)早晨出现。卖出的结果导致NASDAQ3月13日一开盘就从5038跌到4879,整整跌了4%。下跌引起连锁反应,投资者、基金和 机构纷纷开始清盘。
仅仅6天时间,NASDAQ就损失了将近9%,从3月10日的5050掉到了3月15日的 4580。到了2001年,泡沫全速消退。大多数网络公司在把风投资金烧光后停止了交易,许多甚至还没有盈利过。网络经济泡沫的崩溃在2000年3月到 2002年10月间抹去了技术公司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

科技股泡沫延续的两大动力
“新经济”行情后期,IPO受到投资者疯狂地追捧,1999年有457例IPO,绝大多数都是与科技/网络相关的,其中有117只在上市的首个交易日就市值翻倍。VALinux于1999年12月IPO当日涨幅达到736%,创下美国有史以来IPO首日纪录。
泡沫延续的动力1:新经济美梦带来情绪亢奋和资金
2000年3月9日在科技股的强劲拉动下,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突破了5000点大关──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在1999年年底突破4000点后仅用了46个交易日就完成了又一个千点跨越。
泡沫延续的动力2:资金在科技股的“抱团效应”
在牛市的后期,科技股一枝独秀,其他行业已现颓势,导致资金“抱团效应”。投资者疯狂追捧科技股,泡沫自我强化,买了就赚,赚了再买,最终,唱反调的声音被埋没了,更多的人只关心如何从纳斯达克中快速致富。
泡沫的破裂
泡沫破灭发生在2000年3月之后。起初纳斯达克指数的小幅回落被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和分析师归结为校正性回调,而之后的反转和灾难性熊市则以迅雷不及 掩耳之势来临。导火索是美国司法部对于微软的反垄断指控。接下来2001年安然和世通的财务丑闻更是雪上加霜。2000年3月11日到2002年9月,在 短短30个月内,纳斯达克指数暴跌75%,创下6年中的最低点位。
投资者对于创业板行情的“抱团取暖”,需要“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要注意创业板行情进入“底部的顶部”的风险,在中报验证期压力和供求关系转弱的背景下,创业板行情短期的风险收益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