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银国际对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应对外部变化,强化内需驱动
交银国际对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点评: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本次政治局会议在肯定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的同时,直面“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政策预案。会议明确要求“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并提出“稳企业”要求,反映了对当前关税摩擦升级可能带来潜在冲击的高度重视。在政策工具箱方面,会议强调“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的基调,提出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并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体现出政策的灵活性与协同性。特别是在扩大消费、促进民生等关键领域。本次政治局会议提出一系列稳预期、提信心的具体举措,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和推进结构转型提供坚实保障。
二、中泰国际指港股修复力度弱于欧美市场 反映国际资金对地缘风险溢价仍存差异化定价
中泰国际表示,全球资本市场对关税风险的定价出现显著逆转,德国DAX、意大利富时MIB、印度及韩国KOSPI等主要股指已收复4月关税消息冲击的全部失地,而美股三大指数也逐渐升抵4月2日的下跌裂口,恐慌指数大幅回落,显示海外投资者情绪有所改善。尽管中国外交部否认重启经贸谈判,但美方释放削减关税信号。值得警惕的是,港股虽同步反弹但修复力度弱于欧美市场,反映国际资金对地缘风险溢价仍存差异化定价。该行指,四月政治局会议维持政策定力,强调“政策早出台早见效”,包括专项债加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实施,以及重申适时降准降息等总量工具。短期或使市场进入基本面及政策验证窗口期。后市走向将系于两大变量:一是中美关税谈判进展,若美方兑现削减关税且未在科技封锁加码,港股有望挑战22500点技术阻力;二是国内特别国债发行节奏与地产政策调整力度。
三、华泰证券指房地产行业方向符合预期 关注细则落地
华泰证券表示,25日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对于房地产,会上提出要“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举措主要集中在城中村改造、高品质住房、存量房收储等方面。同时说明两个层面,一方面止跌回稳有一定成效,尤其体现在销量层面,2025Q1,重点19城的新房+二手房成交面积合计同比增长18%,但另一方面,当前房地产市场企稳的根基仍需稳固,尤其体现在房价层面,所以需要增量政策来持续发力。本次会议进一步确认了增量政策方向,考虑到一线城市的政策弹性更大,该行更加看好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复苏节奏,以及在对应区域拥有储备或新获取资源的房企的估值修复,继续推荐具备“好信用、好城市、好产品”即“三好”逻辑的地产股,同时业绩与现金流稳健的物管公司亦有望受益于市场止跌回稳。
四、高盛:将今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值提高近五成至1100亿美元
近日高盛将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值由750亿美元上调至1100亿美元,增幅达46.7%。此次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因素:港股吸引力提升:H股在盈利增长潜力、估值水平及股息率方面展现出更高性价比;市场扩容效应:新上市公司及中概股回归推动港股可投资标的数量增加;汇率对冲需求:境内投资者通过南向渠道对冲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需求上升;跨境配置趋势:中国境内资金加大跨境资产配置力度,港股定价能力逐步增强。截至2025年4月25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总额已达5579亿元人民币,反映市场活跃度持续升温。
五、中信建投:锑价持续向其内在价值回归逻辑未改 长期看好锑价中枢上移
中信建投发研报指,据海关数据,2025年3月中国锑矿砂及精矿进口量为1483.0吨,环比下降55.8%,同比下降63.9%;1-3月锑矿砂及精矿进口量为9530.2吨,同比下降25.5%。锑精矿进口量下降明显,支撑锑价高位运行。目前内外价差仍然较大,海外矿石进口依旧受阻,缅甸强震对矿端供给或存扰动,国内主要矿企品位下降、生产成本上升态势凸显,锑价持续向其内在价值回归逻辑未改,我们长期看好锑价中枢上移。
六、国泰海通:港股红利相较A股红利有优势 红利配置价值值得继续重视
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港股红利相较A股红利有优势:港股分红比例、高股息资产占比较A股更高,24年来港股红利较A股红利的折价和股息优势略收敛,但考虑红利税后港股仍有优势。港股和A股红利资产投资逻辑一致:港股红利行业结构较A股更分散,但防御属性的本质不变,体现为市场震荡环境下超额收益明显。港股红利配置价值值得继续重视:短期市场波动下港股红利股息、估值优势凸显,中长期分红监管强化+低利率环境支撑港股红利资产表现。
(亚汇网编辑: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