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上周五收盘,恒指累跌5.84%;国企指数累跌6.78%;恒生科技指数累跌10.54%。恒生科技指数走低,美团跌4.54%,哔哩哔哩跌超5%,网易跌4.69%,小米跌2.29%,阿里巴巴跌2.59%。互联网医疗股重挫,平安好医生跌14.39%,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阿里健康跌13.30%,京东健康跌14.37%。“恒大系”涨跌互现,恒大汽车涨5%,恒腾网络跌4.52%,中国恒大跌1.6%,恒大物业涨0.17%。
美股方面,截至上周五收盘,道指累跌1.11%,纳指累跌0.75%,标普500指数累跌0.59%。
美股重点财报
8月24日周二:拼多多(PDD.O)
8月25日周三:Salesforce(CRM.N)、Snowflake(SNOW.N)8月26日周四:小鹏汽车(XPEV.N)
Salesforce(CRM.N)
Salesforce.com(CRM.N)定于8月25日周三公布其2022财年第二季度(截至2021年7月)业绩。预计Salesforce的营收和利润将超过市场的普遍预期。该公司在过去四个季度的收入和盈利数据都好于预期。在2022财年第一季度,Salesforce的收入继续增长,因为随着企业继续向数字化和远程工作转变,对其云服务的需求继续增加。预计这也将推动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持续向好。
预计Salesforce2022财年第二季度(截至 2021 年 7 月)的营收约为 69 亿美元,高于普遍预期的 62.4 亿美元。 2022 年第一季度,Salesforce的营收为 59.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 过去几个季度,该公司的收入一直在增长。 总体而言,我们预计 2022 财年Salesforce的营收约为 268 亿美元。
根据 Trefis 分析,Salesforce 2022 年第二季度(截至 2021 年 7 月)的每股收益 (EPS) 预计为 0.50 美元,略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 0.46 美元。公司 2020 年净利润率上升的主因是 15 亿美元的税收优惠。
8月23日:京东(09618.HK)、京东物流(02618.HK)8月24日:安踏体育(02020.HK)
8月25日:快手(01024.HK)、小米集团(01810.HK) 、农夫山泉(09633.HK)8月26日:中国平安(02318.HK) 、中国人寿(02628.HK)8月27日:比亚迪股份(01211.HK)、中兴通讯(00763.HK) 、中芯国际(00981.HK) 、万科企业(02202.HK)小米集团(01810.HK)
小米Q2财报的关注点依然在智能手机。据全球四大数据机构,2021年Q2小米手机销量已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并成为首个登顶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IDC数据显示,2021年Q2小米集团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6.3%至0.53亿台,主要受益于中国、西欧及其他海外市场份额提升,全球市场份额上升至17%,仅次于三星的19%,并超越了苹果的14%。鉴于智能手机销售强劲,招商证券国际将小米收入预测上调至8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同时将毛利率预测下调至16.8%,反映了618促销成本和投入成本的增加,并下调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58亿元人民币(市场预期为55亿元人民币)。
此外,近日有消息传“中国恒大集团正在与小米集团洽谈出售恒大汽车65%股份”,对此,小米公司发言人澄清,截至目前小米集团的确接触了来自各方面造车团队进行交流洽谈,但集团并未作出任何合作意向的决议。可留意后续事件进展。
小米股价最近承压,招商证券国际认为,可能是由于投资者担心其智能手机势头的可持续性。CEO雷军的目标是在3年内成为全球第一(估计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需达10-15%)。如果公司实现这样的增长,小米股价将恢复重估。
快手(01024.HK)
在反垄断风暴,以及减税优惠或被取消的传闻打压下,互联网巨头们的股价,正在经历“寒冬”的洗礼。快手如今跌破70的股价较高位已下跌达84%,总市值跌破3000亿港元。
25日快手即将发布2Q21财报,预计二季度实现营收190.3亿元,同比增长48%;预计实现调整后净亏损为46.4亿元,调整后净亏损率为24.4%。预计2Q21 DAU为2.95亿,环比几乎持平;销售费率为59%,环比降低10%。
天风证券则预计,快手(01024.HK)海外销售费用的投放会持续,迭加国内短视频行业需要投入一定的销售费用维持用户及拉新,预计短期销售费用投入较高,净利润承压。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及短期内销售费用较高,天风证券维持盈利预测,下调目标价至222-234港币,下调幅度为30%,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周一:美国8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
周二:美国8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
周三:美国至8月20日当周EIA原油库存(万桶)
周四:美国至8月21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万人)周五:美国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创下了疫情爆发以来的新低,显示就业市场在进入秋季前正在逐步改善。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的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34.8万人,远低于道琼斯公司预计的36.5人,较前一周减少了2.9人。这一数据也使得市场对于美国经济前景的看好情绪再次升温。距离上一次申请人数在如此低水平是在2020年3月14日,当时正值新冠疫情爆发之际,美国经济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严重但最短暂的衰退。
前两周的会议纪要到底偏鹰还是偏鸽,各方说辞莫衷一是,整体而言,在实现最大就业和通胀目标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是美联储官员比较统一的看法,这意味着距离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的行动还需数月。不过,有些官员认为,今年可能会达到缩减购债规模的门槛,这意味着和美国物价飞涨刚刚露头时相比,需要等待的时间已经不多。对缩表保持谨慎的美联储同样担心应对下一次经济衰退的政策工具储备。
去年12月,美联储为缩减购债计划设置了前提条件,即在实现充分就业和2%的通胀目标方面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在通胀和就业两大指标之间,通胀距离目标值显然更近。美联储官员最为担心的就业数据,在近几个月有所改善,如果保持这一势头,预计到年底会接近削减经济支持措施的门槛。
当然,目前最大的困扰是德尔塔毒株的扩散可能会推迟经济的全面重启,加剧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通胀作为目前一个短期扰动因素是否会演变成长期经济痛点也需要关注。美国财长耶伦也由此将失业保险改革计划将延长到9月6日以后,她表示,德尔塔变种毒株可能会对本地市场和经济造成挑战。并称其应成为预算法案的一部分,在一些州继续提供援助可能仍具意义。
本周需关注周四公布的初请人数及周五公布的7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年率,此前6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4.0%,预期增长4%,前值增长3.9%,这一数据再次刷新了纪录,创1991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若结果显示美国6月PCE的确为阶段性顶部,那么10年美债中隐含的通胀可能将进一步下行。
5.美国疾控中心顾问小组将在8月24日对新冠疫苗增强剂进行评估
美国卫生专家预计将在接种第二剂疫苗的8个月后,向所有美国人推荐新冠病毒疫苗增强剂,无论年龄大小,以确保德尔塔变体在全国传播之际对新冠病毒的持久防护。
联邦卫生官员一直在研究是否最早在今年秋季就需要额外注射疫苗,他们评估了美国的病例数以及以色列等其他国家的情况,初步研究表明,在一月份接种疫苗的人群中,该疫苗对严重病情的保护作用下降了。此前美国卫生官员建议对一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使用增强剂,理由是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而且有证据表明疫苗的效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由于更具传染性的德尔塔变体,该国正在经历第四次病毒病例激增。德尔塔变体在未接种疫苗的社区积极传播,但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出现所谓的“突破性感染”。
几个月来,官员们表示,数据仍然表明,在接种辉瑞(PFE.N)或Moderna(MRNA.N)的两剂方案或强生(JJ.N)的一剂疫苗后,人们对新冠肺炎仍有高度的保护,包括德尔塔变种。但是美国卫生官员明确表示,他们正在为可能出现的使用增强剂的时间早于晚做准备。柯林斯表示由于德尔塔变种在7月份才开始对美国造成严重冲击,“未来几周”的病例数据将有助于美国作出决定。一位官员说,官员们还在继续收集有关强生疫苗的信息,以确定何时建议使用增强剂。该疫苗2月底才在美国获得批准。
分析师和医疗投资者预计,辉瑞(PFE.N)、BioNTech(BNTX.O)和Moderna(MRNA.N)等制药商将从新冠增强疫苗中获利数十亿美元
6.恒指季检出炉,李宁、招行、信义玻璃入恒指
恒生指数成份股将有以下的变动,成份股数目将由58只增加至60只。李宁(02331.HK)、招商银行(03968.HK)、信义玻璃(00868.HK)纳入恒生指数。此外,恒生指数公司将腾讯控股(00700.HK)在恒指中的权重从6.13%上调至8%,将阿里巴巴(09988.HK)在恒指中的权重从9.31%下调至8%。所有变动将于9月6日起生效。
香港恒生指数公司上周五表示,理想汽车(02015.HK)符合相关指数的快速纳入规则要求,将于8月25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等,并于26日起生效。理想汽车将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和恒生消费品制造及服务业指数;被纳入的分类指数则包括:恒生综合行业指数-非必需性消费、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以及恒生综合大中型股指数。根据以往历史经验,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当日,个股股价往往会走高:同为新能源三剑客的小鹏汽车(09868.HK)纳入当日强势上涨,一度涨超6%创上市新高价172.4港元,收涨2.8%。比亚迪股份(01211.HK)等三股获纳入恒指,次日股价一度飙涨近5%,收涨2.3%。
7.2021年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开始
鲍威尔将发表讲话尽管美联储在货币政策上释放了一定的“鹰派”的信号,但是具体行动的时间点仍存不确定性,今年年底与2022年年初都是潜在的时间节点。市场期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能在即将到来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能够释放更多信息。
随着美联储缩减购债规模的计划渐行渐近,市场愈发关注将于美国当地时间8月26日至8月28日举行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确认将在年会上发表讲话,市场预计届时鲍威尔或将释放更多缩减购债规模计划的信号。不过,主流观点是,即使鲍威尔在年会上宣布美联储即将缩表,但也会是非常笼统的说法,不会有具体的时间节点,在未来一年内加息的概率也较低。与美联储基准利率挂钩的期货合约价格显示,2022年11月加息的可能性约为50%,12月加息的可能性为69%。公布的纪要也指出,FOMC成员们普遍认为,在就业市场尚未完全实现美联储设定的目标之前,不会进行加息。他们强调,美联储希望澄清,缩减购债规模和加息是两件独立讨论的事情,即缩减购债规模不会导致加息。事实上,美联储官员也曾多次强调,缩减购债规模将早于加息。
此外,还需注意的一点是,鲍威尔的任期将在明年2月届满,美国总统拜登是否会让这位由前总统川普遴选的主席连任,已经引起讨论。一名共和党参议员周四呼吁拜登让鲍尔再做四年,切莫在经济不确定时期临阵换将。白宫官员曾透露,拜登尚未决定是否提名鲍威尔连任。一些幕僚肯定鲍尔带领总体经济的成绩,拜登上周公开谈话时也说,近期居高不下的通膨数据将是过渡现象,他相信美联储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