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本周国际股市行情分析及下周走势预测(2021年10月24日)

文 / 竣生 2021-10-24 13:15:55 来源:亚汇网

   【综述】

   鲍威尔周末前发表重磅讲话,表明是时候启动缩减购债时间表,但强调升息时间还没有到来。缩表信号异常明确,黄金与白银本周受到避险市场青睐录涨幅,尽管后续走势呈现疲弱,美元周跌卖压沉重达93.588,美债则高筑来到1.638。原油期货价格周五收高,WTI原油期货价格创下连续第9周上涨,因旅行限制放宽、美国原油生产复苏缓慢,以及对假期能源需求增加的预期心理所推动。

   美国上周在美联储会议纪要与多项通胀数据方面,都展现出高于预期的惊人结果。按照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9月零售额增长0.7%,远超预期的下降0.2%。扣除汽车销售的核心销售上个月增长了0.8%,高于预期的0.5%。该报告中扣除汽车、汽油、建材和食品服务的控制组也上涨了0.8%,超过了0.4%的预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中国第三季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4.9%,低于市场预期增长5%。今年首三季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年增长11.8%,低于市场预期增长12.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9.78万亿元,按年增长7.3%,低于市场预期升7.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1万亿元,按年增长16.4%。

   美国企业财报走起,英特尔与Snap 财报利空拖累科技股,再加上鲍威尔对通胀表达担忧,并表示是时候启动缩减购债,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五从历史高点下跌,连7日涨势止步,纳斯达克指数、费城半导体指数跌约1%,唯独道琼斯指数收在历史新高,特斯拉收盘首度站上900美元。

   财报季开跑迄今,美企总体表现亮丽,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指数本周周线都连三周收高。多档个股近期改写历史新高,如特斯拉、奈飞、微软等。市场聚焦超级科技财报周下周登场,包括苹果、微软、谷歌、脸书,以及半导体业的超微 (AMD)、德仪(TXN)的业绩表现,将是大盘涨势能否延续的关键。

   美东时间周五,美国股市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创收盘历史新高。截止收盘,道指上涨73.94点,报35677.02点,涨幅0.21%;纳指下跌125.50点,报15090.20点,跌幅0.82%;标普500指数下跌4.88点,报4544.90点,跌幅0.11%,终结七连涨。

   在欧洲各国股市中,英国富时100指数收跌0.39%,报收于7204.55点;德国DAX 30指数收跌0.28%,报收于15542.98点;法国CAC 40指数收涨0.09%,报收于6733.69点。与此同时,意大利富时MIB指数收涨0.33%,报收于26571.00点。

   亚太股市方面,日经225指数收涨0.34%,收于28804.85点,全周收跌0.91%。韩国KOSPI指数收跌0.04%,收于3006.16点,全周收跌0.30%。澳大利亚指数收跌0.02%,收于7726.80点,全周收涨0.69%。

   本周现货黄金走势积极,上涨1.44%至1792.79美元/盎司,为连续第二周上涨。在市场基本消化美联储11月缩减购债的预期之后,本周金价的涨势主要由通胀预期推动,另外美元指数的连续下滑也支撑了金价,但是本周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以及美股再刷历史新高限制了金价的涨势,尤其是周五鲍威尔的讲话令金价涨势大幅回撤。

   周五衡量市场通胀预期的5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攀升逾9个基点至3.007%,为自2002年开始记录该数据以来最高水平。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本周触及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最高水平,对通胀加速上升的担忧促使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将在明年年底前两次加息。

   Kitco.com高级分析师Jim Wyckoff表示,有问题的物价通胀愈发令人担忧,加上美元指数本周走低,支撑了黄金和白银价格。黄金通常被视为对抗通胀的避险工具。

   历史表明,当消费者和生产者价格上涨时,贵金属等硬资产的通胀避险性质更受青睐。然而,由于对全球经济成长和通胀的担忧(后者有利金价),以及收益率上升(削弱不孳息的贵金属吸引力),黄金价格自7月以来一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数据显示,美国10月企业活动强劲增长,表明随着新冠疫情消退,经济增长在第四季初有所回升,但劳动力和原材料短缺仍令制造业受限。TD ameritrade高级市场策略师Shawn Cruz表示,CBOE市场波动率指数处于低水平意味着,尽管普遍担心供应链问题会推高成本,但投资者认为未来股市不会大幅下跌或上涨。股市创新高提振了市场的风险情绪,对有避险属性的黄金而言利空。

   现货黄金本周开于1766.87美元/盎司,最高上测1813.73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760.18美元/盎司,最终收于1792.79美元/盎司,最终收涨25.40美元,涨幅1.44%

   本周美原油上涨1.77%至83.96美元/桶,为连续第九周上涨。随着欧洲能源危机的爆发,OPEC+拒绝进一步增产及电厂燃料切换等多重因素,美国最大的原油库存中心的库存正在快速见底,这推动油价进一步升至7年高位。与此同时,大宗商品价格回调和欧洲疫情的反扑可能给油价带来拖累。

   美国最大原油仓库的库存正在迅速接近上一次油价超过每桶100美元时的临界水平。

   俄克拉荷马州库欣的储油罐需要最低限度的石油才能维持正常运营,交易员们普遍认为这个水平约为2000万桶。与以往不同寻常的是,过去两个星期库存下降超过400万桶至3100万桶,由于全球对美国轻质低硫原油的无限需求,预计库存将继续快速下降。

   一些全球最大石油商的交易员表示,未来几周库存可能进一步降至低点,促使市场转向更加看涨。“仅库欣的储能干旱,原油价格就可能有理由升至新的水平,”瑞穗证券美国期货部门主管Bob Yawger说,“不管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增产还是美元疲软,如果库欣继续下滑,油价可能很快就会失控。”

   亚洲对美国石油的需求正在上升,因为能源危机提振了其他以全球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定价的原油价格。

   交易员称,中国和其他亚洲买家一直在抢购美国11月交付的含硫原油超级油轮,并寻求在12月交付更多。亚洲对美国原油需求的增加是在公路燃料和货运活动普遍复苏之后以及冬季可能出现电力部门更多石油需求之前,全球化石燃料供应短缺正在推动价格上涨。

   基础设施资本顾问公司执行长Jay Hatfield表示:随着疫情到达高峰,且美国开放接种过疫苗的旅客入境,原油涨势持续3个月近30%。我们预期这涨势会持续下去,因为我们将迈入11月,天气越寒冷就激发更多取暖石油的需求,且假期会推动汽油需求上升。基础设施资本顾问公司预期,2022年石油交易价格将介于80美元至100美元区间,理由是国际旅行相关的需求增加,且燃料转换带来的需求增加,以及全球天然气交易价格转换后等同每桶180美元的石油。

   本周美原油涨1.77%,最高触及84.22美元/桶,收报83.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本周涨1.00%,最高触及86.10美元/桶,收报85.77美元/桶。

   【复盘国际股市和A股市本周走势】

   一,国际股市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例:

   K线及指标技术分析:

   1.周K线图中,股指运行于牛熊线之上,本周周线收一中阳线;

   2.本周在技术指标趋于多空平衡状态,MACD指标显示空头状态,绿柱扩张限制,周RSI指标显示多头状态;

   3.日K线运行于牛熊线之上,牛熊线向上运行趋势,力度趋强,日线MACD显示多头状态,日RSI指标显示多头状态。

   下周走势预测:   因此预测,关注消息面与牛熊线得失,仍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对持仓高抛低吸。

   二,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为例:

   K线及指标技术分析:

   1.日K线在牛熊线下方运行,从运行的动能来看,多空力量显示多空平衡状态;

   2.日线MACD指标显示空头状态,绿柱扩张限制,RSI显示多头状态,动能趋弱;

   3.周线MACD指标显示多头状态,红柱扩张限制,RSI显示空头状态,周线收一小阳线。

  下周走势预测:  因此预测,关注牛熊线得失,有效收复前对持仓高抛低吸。

   【前瞻】

   10月25日-31日当周,市场将迎接一系列重磅数据和事件。事件方面,关注加拿大央行、日本央行及欧洲央行利率决议。数据方面,美国三季度GDP、美国PCE、EIA、初请、个人支出、欧元区GDP、CPI等都将陆续出炉,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下周美联储将迎来噤声期,因11月4日凌晨美联储将举行11月议息会议。

   重要经济数据一览

   周一、周二关键词:德国商业景气、美国消费者信心

   德国智库伊弗经济研究所上个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9月份商业景气指数依旧环比下跌,从8月的99.6点小幅下滑至98.8点。这已是该指数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

   目前德国10月IFO商业景气指数预期为98,比9月的98.8小幅下跌。

   美国9月消费者信心意外连续三个月下滑,降到七个月以来最低,因新冠变种病毒Delta与通胀疑虑影响美国家庭消费意愿。

   数据显示,美国9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从8月修正后的115.2降至109.3,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4.9。

   谘商会主管Lynn Franco表示,9月的数据显示,消费者对经济状况与短期成长前景的担忧加剧,而住房、汽车、主要家电的消费意愿都再次回落。尽管对短期通胀担忧有所缓解,但通胀率仍居高不下。

   周三关键词:美国耐用品订单、加拿大央行决议、EIA

   尽管电力短缺导致产出放缓,但是受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中国9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可能上升。

   预计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0%,增幅高于8月的10.1%。

   数据显示,美国8月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1.8%,预期0.7%,前值-0.1%。耐用品订单连续4个月出现改善,并回升至疫情之前的水平。

   另外,9月Markit制造业PMI为60.7,创下4月来的最低,这可能给9月耐用品订单数据蒙上阴影。目前市场预计9月环比数据为-1%。

   加拿大央行在9月的会议上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25%不变,将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维持在每周20亿加元,符合市场预期。

   加拿大央行表示,供应链中断正在抑制某些行业的活动,许多地区新冠肺炎病例的增加对全球复苏的力度构成了风险;将继续致力于将政策利率保持在有效下限,直到经济疲软消退(预计经济疲软将在2022年下半年消退),从而可持续地实现2%的通胀目标。

   最新的数据显示,美国截至10月15日当周EIA原油库存变动实际公布减少43.10万桶,预期增加200万桶,前值增加608.8万桶;汽油库存实际公布减少536.80万桶,预期减少95万桶,前值减少195.8万桶;精炼油库存实际公布减少391.30万桶,预期减少115万桶,前值减少2.4万桶。

   周四关键词:日本央行决议、欧洲央行决议、美国三季度GDP、初请、三季度核心PCE

   在9月的决议中,日本央行一如普遍预期,维持短期利率在负0.1%,10年期公债收益率目标在近零水准不变,但对出口和工厂产出的看法更加黯淡,因亚洲工厂停工导致一些制造商的供应链中断。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称若有必要,将毫不犹豫地扩大宽松措施。

   随着日本国内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日本9月消费物价迎来18个月以来的首次上涨。但市场仍然预计日本央行的加息步伐是全球主要央行中最缓慢的。

   欧洲央行可能在下周会议上为12月会议的资产购买重大决定进行铺垫。央行行长拉加德应该会坚持她对近来通胀高企不大可能持续的观点。为明年3月PEPP疫情资产购买计划到期后加大计划下每月债券购买步伐敞开大门。

   华尔街看衰美国三季度经济的情绪升温。8月高盛宣布将美国三季度GDP增长预期从8.5%下调至5.5%。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下调美国三季度GDP预期,从之前预计的6.5%猛砍至2.9%。

   疫情、供应链瓶颈以及通胀高企等因素持续拖累美国经济,而政府刺激支出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已提前释放。

   初请数据方面,本周数据表现不错,下周有望继续改善,显示劳动力市场正在逐渐走向复苏,尽管步伐较为缓慢。

   周五关键词:欧元区GDP、CPI、美国PCE、个人支出、加拿大GDP

   受欧元区各地消费服务强劲反弹推动,欧元区经济预计将继续保持非常强劲的增长。不过,我们将第三季度GDP增长预期从之前的增长2.0%略微下调至增长1.8%,并预计第四季度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欧元区经济年底前将重返大流行前水平。

   欧元区9月通胀率达到3.4%(上一次通胀率达到这一水平是在2008年),并且通胀率本月有望再次出现能源推动的上涨。我们预计10月份整体通胀率将达到3.7%,而核心通胀率应持稳在1.9%。我们预计整体通胀率将在11月份达到4.1%的峰值。

   欧元区一半以上的通胀是由能源价格推动。

   在美国非农数据持续两个月爆冷之后,供应链问题仍然存在,通胀担忧持续升温,因此有理由相信美国9月PCE物价指数将继续攀升,目前市场预计为4.5%,前值4.3%。

   个人支出数据料将小幅放缓,这与消费者信心持续下滑有关。

   加拿大7月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0.1%,好于此前预估的下降0.4%,在加拿大统计局监测的20个工业部门中,有13个行业出现增长,其中酒店和餐馆的增长幅度最大,连续第2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加国经济在第二季度出现收缩,年初时几乎没有人预料到会出现这种倒退。但最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显示,加拿大经济将避免双底衰退,因为似乎有足够的动能避免连续第2个季度出现萎缩。

   统计局8月对GDP的初步估计显示,加拿大经济增长了0.7%。考虑到加拿大经济的月增长率往往约为0.2%,这将是一个强劲的结果。

   多伦多道明银行经济学家塔纳巴拉辛加姆表示:“全国各地进一步重新开放,推动了高接触服务业的强劲反弹。这种强劲势头一直持续到8月,这是加拿大统计局对8月GDP预估健康的一个关键原因。”

   【亚汇网投资建议】

   1.周五,美股以涨跌互见作收,道指小幅上涨0.2%,创下新高记录,纳指受公司盈利所累,表现较弱,下跌0.8%。

   社交媒体公司SNAP盈利低于预期,归咎于苹果修改隐私保护措施,及商家受供应链限制减少广告支出,股价重挫,FB、TWTR、GOOGL等同行均受池鱼之殃。通讯服务板块表现最差,跌幅超过2%。供应短缺确实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困扰,INTC表示全行业范围的零部件短缺导致其个人电脑芯片业务萎缩。自动化设备制造商HON,服装制造商VFC和人造肉供应商BYND也都因供应紧张的挑战,盈利令人失望。

   美联储鲍威尔主席暗示通胀可能不是暂时也打压了市场,他表示,由供应短缺引发的通胀上升持续的时间可能比之前预期的更长,或许将延续至2022年。联储正在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并将做出相应调整。市场越来越担心成本压力和供应链瓶颈将促使联储以比预期更快的速度加息。短期债券利率大幅上涨,长短利差继续缩窄。虽然纳指表现较弱,但其余指数变化不大,市场的整体上升走势不受影响。市场在连续走高后,可能需要稍事休息。

   本周对于华尔街交易员而言,无疑是值得庆祝的一周:在长达逾一个月时间的回调整理后,标普500指数终于收复了全部失地,并在周四一举刷新了历史收盘纪录。至此,标普500指数延续着年内每个月都曾刷新过历史高位的辉煌表现。

   2.恒生指数高位震荡,短期突破趋势线之后尚未走出箱体盘整,但周线级别阳线大概率会延续反弹,市场风险偏好没有改变之前,维持反弹结构不变,等待突破为主,板块方面没有明确主线,涨跌都相对随意,而近期金融,地产,保险,则有望形成AH联动之后的反弹机会,等待回踩低吸为主。

   恒生指数近一月上涨6.31%,恒生科技指数获得超过10%的涨幅。三季度南下资金净流出港股543.9亿元,10月以来南向资金也有所企稳,当月净流入109亿港元,全年累计净流入4104亿港元。从行业来看,近一个月以来资讯科技业和非必需消费业的涨幅居前,而医疗保健业、必须性消费业和能源业为录得负收益的三个行业。考虑到多重因素影响,短期港股市场有一定压力。但长期仍然保持乐观,看好中国投资机会。龙头平台股,同时出现见底迹象,在缺乏重大利好之下,整个板块反而见到明显的升势,资金转向积极。阿里获股神拍档芒格在第三季大幅增持,反映其估值修复的过程已启动。此外,美团反垄断行为罚款34亿人民币,市场视为消除阴霾的重大利好,也反映投资者的心态改变,趁坏消息入市的情况明显。就算市场仍审慎看待其第三季业绩,看来难阻平台股的升势。

   恒指总体的底座变得厚实,市场的修复能力较强,不过,周末的消息会继续对市场产生一些扰动,后市的纵深发展需要新鲜血液的助推。

   3.A股大盘是否结束调整只看3600点,有效站稳这里那么这次的调整就结束了,站不稳就还要折腾!这2天大盘由于量能问题连续遇阻3600点横盘!目前来看,大盘再次冲高回落收盘小跌,量能持平!技术面没有变化由于量能不足突破不了3600点其它都正常,这种走势出来只看量能了,下周初如能放量大盘会向上突破3600点从而结束这波调整,如果大盘还是这个量能那么大盘预计还是要横盘或者再探3550点支撑!但杀跌机会对待!对于后市的判断不变,大盘空间调整基本结束,后面就是怎么涨的问题了,就是一个节奏吧!有量很快突破,没量就会延缓向上突破的时间!不管如何后市都会突破!

   操作上,整体还是建议大家低吸或者持股为主,但不能追涨买股!下周大盘如有杀跌还是机会,不杀跌的话如看到放量突破3600点的走势那个也是机会!后市我们尽可能保持对市场的敏感,不要孤注一掷,尽可能在防御板块多布局,追高操作越少越好,现阶段就是一个轮动市场,轮动市场讲究的其实就是方向,方向对了,跌下来能参与,才有超预期的利润。所以下周不管涨跌都是机会!

   4.外资前天买入100亿,昨天爆买130亿,这么大的净流入,但A股依然不为所动,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其实也很简单,北向资金都进了上证50为代表的蓝筹股,茅台、伊利、中免、美的、海天味业这些。外资带不动大A,主要题材股太拉跨了,尤其周期股又全军覆没,煤炭、有色、钢铁、风电等大跌,打击市场的人气。上次发生还是七八月份,当时市场涨了不小的一波,还有印象吗?从3300点涨到3700点....增量资金有进场的迹象、虽然短线震荡,但是后面市场仍旧看多为主。北向资金连续增仓方面,八方股份(603489)连增20天、斯达半导(603290)连增14天、山东出版(601019)连增13天,占据前三位。其他连增6日以上个股如下(已剔除当日除权股票):

   【结语】

   外汇市场目前行情随缘美元为主,毕竟经济与政策影响力美元强于所有货币,进而汇率之间博弈的美元意志依然摆布行情逻辑与导向,未来前景背离经济面或投机性较强或是焦灼不定主因与背景。一周美联储多位官员的讲话,包括鲍威尔主席的讲话偏向经济肯定或疫情舒缓以及政策松动言论较明显,进而市场预期加息提前是重点,实际减债或按部就班推进,进而美国国债收益率上行突出。其中10年国债收益率已经上至1.7%,预示美联储动作紧锣密鼓布局观察偏积极。而此时美元借题发挥贬值是关键,毕竟要稳住加息预期经济是关键,而美元贬值对经济保驾护航是非常重要的。美元货币的老道就在于对经济一直保持关切与调整姿态,主动进取是目前美国经济时效的关键。因此,美联储货币政策对标经济是关键,也是实际举措的现实结果之重点。货币与经济主次逻辑是货币保护经济的道理是值得关注的重点。拜登总统自上台至今,他一直侧重国内经济的关切与事实,美国经济至今长盛不衰是有背景与要素支持的才是市场焦点。

   继前期市场调整后,随着不确定因素消除,港股市场出现了持续反弹。从基本面的角度,港股长期来看跟中国宏观经济情况走势相关性比较高。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投资者结构是以海外的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些机构投资者在做投资时,是在做全球市场的资金布局,是将全球资产进行比较,所以主要关注的是国内宏观经济的情况。投资港股更适合交给专业的投资者,投资方式来看,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投资港股市场首先要了解各种规则。港股市场其实是实行T+0,而且有些大小股东利益还不一致,整体选股难度大。另外,它没有涨跌停限制,一天内波动可能很大,一旦选错了,试错成本很高。而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常年对这个市场研究得比较深入,相对来说更擅于控制风险。我们在投资和观察的维度上都是以中长期的视角来看,基本面的释放以及股价的体现也是中长期缓慢的过程,所以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港股基金投资时,也要以中长期的维度参与,这样会有更大的概率取得比较不错的长期回报。

   A股市场近期结构性行情剧烈,而本周资金明显回流风电、光伏、新能源车等高景气赛道,核心资产更受资金追捧,说明超跌的高景气方向仍具稀缺性。三季报将是市场估值的重要支撑,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渐次披露,业绩增速预期向好将成为投资者布局最有效判断指标。因此可以考虑加码调整充分的价值蓝筹和成长赛道板块,保持成长比例略低于价值的均衡配置。因此操作上,在市场有效向上突破之前仍要控制好总体仓位适宜低吸,重点布局消费医药、上游能源、中游制造业和科技板块,同时关注军工、价值蓝筹等板块轮动机会。牛市行情下,指数可以不是大涨,但应该是保持趋势向上,为整个市场做好一个向上走的氛围,搭建好一个赚钱效应的平台。此外,中国股市仍然是一个要依靠资金推动的市场,需要有足够多的增量资金接力,才能把趋势性上涨维持住。更重要的是要有实实在在的赚钱效应,要有龙头热点板块刺激整个市场的热情,但是长假过后,排除假期效应,市场依然保持在较低的成交水平,这说明市场缺乏赚钱效应这块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唯有场外资金看到了实实在在很容易赚到钱的机会,更多增量资金才能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才能形成一轮好的吃饭行情。

   下周是十月收官周。由于月初冲高后回落、中旬的缓慢反弹,目前月线收长下影小阴星。虽说月线先行技术指标逐渐向好,但还是要等收官周走出来才能下结论。因此,本周强弱,不仅是周线形态是否好转,同时也关系到月线三连阳形成与否,还会影响到本年度最后两个月市场整体走向。( 亚汇网编辑:竣生)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