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隔夜一览:美股重挫!cpi再爆表 激进紧缩要来了?
文 / 克拉克
2022-02-11 08:02:14
来源:亚汇网
1、CPI震惊市场加息预期飙升,美股戏剧性暴跌!纳指重挫2%
美国发布1月CPI数据,其中名义CPI同比上涨7.5%,继续创下1982年2月以来新高,也大幅超过市场此前7.2-7.3%的预期。
截至收盘,道指跌1.47%,纳指跌2.1%,标普500指数跌1.81%。
美股大型科技股全部承压下挫,苹果跌2.36%,微软跌2.84%,谷歌跌逾2%,Meta跌1.69%,奈飞跌1.6%,特斯拉跌2.95%,亚马逊跌1.36%。
半导体板块走弱,高通跌5.38%,恩智浦跌逾5%,阿斯麦跌3.45%,应用材料跌逾3%。
2、热门中概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 陆金所控股涨近16%
热门中概股周四收盘涨跌不一,陆金所控股涨近16%,明晟公司此前宣布,将陆金所控股纳入MSCI中国全股票指数。
其他中概股方面,知乎涨近2%,拼多多、网易有道、图森未来涨超1%,前程无忧涨1%。
网易跌超4%,金山云跌近4%,汽车之家跌超3%,京东、新东方、跌超2%,瑞幸粉单跌近2%,百度、哔哩哔哩、老虎证券跌超1%。
新能源汽车股中,小鹏汽车跌超4%,蔚来汽车跌近3%,理想汽车跌超2%。
3、欧股主要指数涨跌不一,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4%
德国DAX30指数周四收涨0.09%,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40%,法国CAC40指数跌0.41%,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19%。
4、黄金期货周四收高80美分 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
CPI数据公布后金价曾短暂走低,但分析师Peter Spina表示,黄金得到了大量买盘支撑,难以跌破1800美元关口。
他表示:“据报道有巨鲸在1800美元心理关口以下扫货,”他认为这只巨鲸可能是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
纽约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80美分,涨幅不到0.1%,收于每盎司1837.40美元。3月交割的白银期货价格上涨18美分,涨幅0.8%,收于每盎司23.522美元。
5、周四美油收高0.3% 布油收跌0.2%
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上涨22美分,涨幅近0.3%,收于每桶89.88美元。
ICE欧洲期货交易所4月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4美分,跌幅近0.2%,收于每桶91.41美元。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表示:“炙热的通胀报告推高了美元,这暂时拖累了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但他认为原油市场基本面“仍然非常紧张,而且这种前景没有立即改变,原油价格似乎准备走高。”
6、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2%
美国通胀率超预期达到40年最高 美联储和白宫倍感压力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上涨6.3个基点至2.005%,2022累计上升近50个基点。
在美国公布强于预期的通胀数据后,货币市场提高了对紧缩步伐的预期,认为下个月加息幅度超过50个基点的可能性约为50%。交易员还预测到7月底前将累计升息一个百分点。
【宏观新闻】
1、美国通胀率超预期达到40年最高 美联储和白宫倍感压力
美国1月通胀率超过预期,消费物价同比升幅达到四十年来最高水平,美联储启动加息变得刻不容缓。
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7.5%,高于去年12月的7%。1月CPI环比升幅0.6%,食品、电力、住房等多个领域的价格都在上涨。
2、美联储Bullard支持一次加息50基点 7月1日前加100个基点
圣路易斯联储银行行长James Bullard称,支持在7月初前累计加息100个基点,包括自2000年以来首次一次性加50个基点,以应对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
“我希望在7月1日前已经看到100个基点的加息,”今年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Bullard周四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本来就更偏鹰派,但还是大幅提高了对委员会应该怎么做的预期。”
3、货币市场再度提高利率预测:美联储加息50基点或召开紧急会议升息
美联储官员James Bullard表示,他支持在7月初之前累计加息一个百分点,包括2000年以来首次加息50个基点。
“我希望在7月1日之前看到已经升息100个基点,”Bullard周四接受采访时表示, “我本来就比较鹰派了,但还是大幅提高了利率预期,因为我认为委员会应该采取行动。”
4、美国1月通胀超预期 货币市场预测3月升息50基点可能性达到五成
亚特兰大联储行长Raphael Bostic表示,加息25还是50个基点要看未来的经济数据,他倾向于今年加息四次。克利夫兰联储行长Loretta Mester表示不太希望“大幅”加息,但赞成下月提高利率,旧金山联储行长Mary Daly也表达了类似看法。
5、房价飙升 美国首次购房者可负担能力达到三年来最差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NAR)称,对于首次购房者而言,第四季度按揭贷款的月供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跃升至25.6%,可负担能力为三年来最差。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22.4%。
该组织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房价飙升再加上抵押贷款利率上升使得典型家庭的月供增加201美元。
NAR还表示,第四季度二手单户住宅的中值价格上涨14.6%至361700美元。涨幅略低于一年前的15.9%。
6、拜登老调重弹:通胀年内将会大幅缓解!然而美国人民对此表示悲观
面对居高不下的通胀,美国总统拜登压力山大,在通胀数据发布两小时之后,他再次老调重弹:通胀年内将大幅缓解。
7、OPEC认为随着经济反弹 全球石油需求面临上行潜力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表示,随着经济活动的反弹和旅行升温,全球石油需求复苏今年可能超过预期。
8、美民调显示58%的美国人不赞成拜登任职总统期间的工作
一项1月至2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目前有58%的民意调查参与者不赞成拜登任职总统期间处理工作的方式,只有41%的人表示支持。
9、加息声四起 但欧洲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坚持主张稳字当先
虽然欧洲央行的一些官员开始变得更为鹰派,有一些也提出了最快今年加息的可能,但首席经济学家Philip Lane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认为在不采取更激进行动的情况下,欧元区创纪录的通胀率将会放缓。
Lane强调,导致物价飙升的供应中断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他警告称,在央行力图巩固经济复苏之际,加息可能成为冲击地区经济的又一个因素。
10、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拟要求对冲基金加快披露持有5%权益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议的新规定,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需要更快披露他们已购入一家公司的大量股权。
如果持有一家公司5%及以上股权,目前的规定是10天内披露,而根据SEC周四宣布的计划,这个窗口将缩短到5天。此外,对申报文件的修订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提交。
【观点汇总】
1、汇丰策略师:滞胀依然是欧元走强面临的挑战
他们表示:“美元的背景是高增长高通胀,有必要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而随着短期收益率水平上升,美元应该会受到支撑”。
他们表示,不要认为全球央行会因为欧洲央行可能的行动而突然想买入欧元。
欧元/美元周四涨0.6%至1.1488,创三个月高点;欧元/美元今年以来领跑G-10货币,已上涨逾1%。
2、唱反调看空?花旗:油价今年将跌至65美元
花旗(Citi)大宗商品分析主管Ed Morse是众多大宗商品分析师中少有的独行侠。目前Morse认为,今年油价实际上将下跌,而不是进一步上涨,油价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就跌至每桶65美元。
Morse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表示,分析师们没能了解真实的情况,也不了解资本的运行效率,完全被偏见蒙蔽双眼。目前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石油行业,而且投入的资金减少得速度还在加快。
根据Morse团队对今年石油产量的预测,全球石油日产量将增加550万桶,这还不包括产油国伊朗。伊朗正在与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大国进行谈判。他们的外交官试图恢复2015年的一项协议,该协议限制伊朗的核活动,以换取放松制裁。如果他们达成协议,伊朗或会提高石油出口量,从而引发原油价格下跌。
他还称,就石油产量而言,伊朗是今年的“不确定因素”。伊朗核谈判或会颠覆石油市场,本次谈判对石油交易商来说至关重要 。
【公司新闻】
1、ARM最可能在纳斯达克上市:将对伦敦造成重大打击
分析人士称,这将对英国政府和伦敦证券交易所造成重大打击。
昨日,英伟达(NVIDIA)和软银集团联合宣布,双方已决定终止之前达成的收购ARM交易。交易被取消后,软银计划在2023年3月之前让ARM上市。而软银CEO孙正义今日表示,ARM可能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而非英国本土。
孙正义说:“关于ARM上市地点,美国是我们正在考虑的市场,最有可能的是纳斯达克。但无论在哪里,美国都是我们期待的ARM上市地。”
2、本月内第三次!特斯拉又召回了26681辆汽车
特斯拉表示,目前还没有发现与此次召回有关的任何伤亡或事故,但NHTSA表示,在某些情况下,特斯拉汽车可能会降低挡风玻璃的可见度,将会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
留给投资者的选择并不多。首先,投资者应该关注召回数据,这是理所当然的。除此之外,投资者还应该更好地了解车辆的整体质量。从长远来看,质量好坏足以改变市场份额和股价。所幸对车辆质量的追踪并不是无计可施。
3、三星发布Galaxy S22系列新品,25日将在全球上市
Galaxy S22系列依旧是三款机型,分别是S22、S22+及S22 Ultra。S22和S22+分别采用6.1英寸和6.6英寸直屏设计,S22 Ultra采用6.8英寸曲面屏,采用2K超高分辨率。S22 Ultra是S系列首款内置手写笔“S Pen”的产品,沿袭Note系列设计。
4、英特尔CEO:预计芯片供应紧张情况会持续2023年全年
英特尔(INTC.O)首席执行官Pat Gelsinger表示,公司预计芯片供应至少到2023年末都将保持紧张,2025-2030年供应形势才会有所好转,届时英特尔和其他制造商的晶圆工厂产量将增加,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和向技术的更新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