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日缅甸的局势陷入动荡以来,缅甸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各种类型的抗议活动,并导致了多起暴力冲突,并且随着暴力冲突的持续升级,逐渐演变成了流血冲突事件,而在本月14日爆发的冲突至少导致了39人丧生,成为自陷入动荡以来最血腥的一天。另外据路透社报道,缅甸局势的动荡也影响到了多家中资企业或者中缅合资企业。有超过20家涉及到中国的企业遭到了纵火和打砸,其中大多数为服装加工厂、服装辅料厂和配套的生产企业。
在缅甸的多家中资企业受此次局势动荡的影响较大
按照路透社的报道,纵火者大多数骑着摩托车,手持铁棍、斧子还有汽油桶,以很快的速度冲进工厂,先是控制和威胁安保人员,继而进行打砸和劫掠,最后利用汽油纵火,然后很快地逃离现场。因为缅甸多地局势持续动荡,警力和安保人员的严重不足,因此无法提前对纵火者的行为进行提前预警并施加控制,而且暂时也无法确定纵火者的具体身份。
缅甸警方和安全部队对于抗议者的态度十分强硬,甚至下令使用实弹进行镇压
而在工业园区遭到攻击之后,闻讯而来的缅甸安全部队向郊区的抗议人群开火,至少有22名参与抗议游行的抗议者被击毙。而与之相对应的,按照相关协会的调查,至少有1名警察在镇压行动中死亡,另外还有多名安全部队成员受伤。按照公开的新闻报道统计,自缅甸局势陷入动荡开始,截至目前至少有126人在抗议活动中丧生,被拘捕的人数则超过了2000人。
在能源产业特别是油气资源方面,中缅双方也有着极为深入且务实的合作
缅甸局势陷入持续动荡以来,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月,并且还在向着愈演愈烈的程度演变,随着局势的动荡而来的便是反华情绪的抬头。据路透社此前的报道称,一些激进的缅甸抗议群众在中缅油气管道沿线进行示威游行,并喊出“烧毁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和“中国企业出局”的激进口号。中国驻缅大使馆在国外社交媒体的账号上也多出了不少负面评论。
尽管缅甸军队有着长期实战的经验,但是在处理游行示威方面缺乏足够的弹性和技巧
对于随缅甸动荡局势而来的反华情绪抬头,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则表示对此高度关心,并称该事件性质“极为恶劣”,要求缅甸当局尽快采取措施,并要求缅甸当地警方和安全部队保障中资企业和中缅合资企业的安全,保障中方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缅甸作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长期以来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但是近年来随着缅甸局势的不稳定,为双方的合作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此前中国军队在利比亚和也门局势陷入动荡是通过撤侨的方式保障了华人的安全
综合多家国外媒体的报道,随着缅甸局势的持续动荡,中国在缅甸的企业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并且在短期内很难看到改善的苗头。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缅甸警方和安全部队已经很难保障在缅华人的安全了,参考此前中国在利比亚和也门的撤侨行动,倘若缅甸局势进一步恶化,中国有很大的可能采取和此前类似行动来保障在缅华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