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银行:汇市贵金属及股票等全球市场每日焦点(4月20日)
文 / 克拉克
2022-04-20 15:42:34
来源:亚汇网
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经济稳步增长,花旗中国经济分析师认为市场对于在疫情影响下的中国经济走势可能过于悲观。
房地产行业与财政刺激政策逐步落地,央行或继续维持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中国经济增长。
中国股市回撤后估值仅为美股的53%,宽松货币政策或有利提振股市,港股二季度上涨空间或大于A股。
市况回顾:
4月19日,沪指早间横盘震荡,午后小幅下探后回升,创业板指冲高回落,盘中一度跌超1.7%,半导体等板块领跌。截止收盘沪指跌0.05%,深成指跌0.5%,创业板指跌1.38%。
在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全面降准后,4月20日周三,备受市场关注的4月份LPR报价落地,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
现状分析:
中国一季度经济稳步增长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中国经济一季报,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前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54亿元,同比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187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37亿元,增长4.0%。
工业生长增长较快,财政支出有效提振投资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较快增长。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4872亿元,同比增长9.3%。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中高端制造业发展较好。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环比增长0.39%。一季度,服务业继续恢复。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8%、5.1%。
市场对于经济下行的担忧可能过于悲观
花旗中国经济分析师认为,目前市场部分机构对于中国经济增速预期有些过于悲观。尽管许多机构基于疫情因素下调中国GDP预期,但花旗经济学家仍在3月31日上调了2022年中国经济预期。尽管上海疫情对于消费服务业和供应链的确造成部分影响,但简单线性地推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可能有失偏颇,更应避免根据短期的增长阻力来推断中长期的发展趋势。
根据深圳和其他地区此前短期封锁的经验,预计上海疫情可能在4月下旬得到控制。全国各地居民提前囤积物资,可能给二季度零售提供支持,建造隔离设施的需求也将支持二季度工业和投资活动。花旗预计二季度末经济活动反弹或将对4月份的经济增长差额有所弥补。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看到部分刺激政策逐步落地,预计更多刺激措施或从二季度末开始逐步明朗。
因此,花旗维持中国二季度至四季度的增速预测分别为4.7%、5.0%和5.7%。由于一季度增速好于预期,花旗中国经济分析师将中国全年增速预测从5.0%上调至5.1%。
经济促进政策或陆续出台
中国房地产市场疲软以及短期疫情影响可能促进相关刺激政策的快速落地。
1)各地房地产相关政策变得更加积极。大部分城市推出了更优惠的房贷利率或降低首付,一些城市(包括衢州、大连、苏州、南京等)放宽了购房或转售限制,一线城市深圳也提高了住宅官方参考价格,并出台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优惠住房措施。
在开发商融资方面,放宽预售基金规定、暂缓“三条红线”等限制,以及对私人开发商的增信或资本重组支持(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即将推出的的金融稳定基金)也可能正在进行中。
2)财政刺激政策正在落地。从4月开始,财政部将分批向企业归还约1.5万亿人民币的增值税留抵税额,并加快专项债券的发行和部署,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推动也在逐步落实。我们仍预计今年基建投资增速将从2021年的同比增长0.4%回升至约8.0%。此外,各城市正在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退税、减费、免租金等)以减轻新冠疫情的冲击,比如说深圳的措施将使企业负担减少750亿元人民币,上海相关措施则预计将企业负担降低1400亿元人民币。
央行未来可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为稳定经济增长,仍然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因此花旗分析师预计宽松周期还没有结束。在中央金融稳定会议后,中国人民银行小幅降准,以保留政策空间并谨慎管理风险。因此,未来降息降准或需要更多数据支撑。
花旗预计今年5月至12月央行或将酌情下调利率10个基点,可能再降准25个基点。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可能更多地依赖再贷款工具(即MLF、绿色贷款工具)、MPA审查和窗口指导来增加信贷供应和社融总额。
花旗认为结构性强劲的贸易顺差和较低的服务逆差应该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今年以来,经常账户盈余仍有望达到GDP规模的1.6%,人民币汇率年内或维持在6.4-6.5区间。
投资策略:
中国股市近期出现回撤后,估值更具有吸引力。MSCI中国股指估值仅为标普500指数的53%,创历史新低。此外,其他五类估值数据显示中国股市估值目前处于接近2018年的水平,存在布局机会。
从历史上看,中国股市的表现与货币政策有着很强的正相关关系。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宽松的货币政策措施帮助股市从疫情冲击中迅速反弹。尽管中国没有在2021年实施任何大规模刺激措施,但2022年中国的金融政策已转向支持经济增长,不过,从推出重大刺激措施到股市反弹之间通常存在几个月的时间差。
中国香港股市已经触及200个月移动均值,历史上出现这一情况后港股均出现快速反弹行情。本轮疫情后香港经济可能更快复苏,可能受益的板块或包括房地产、银行、保险、零售、酒店、旅游和澳门**板块,花旗预计二季度港股的上涨空间可能大于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