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

《金融心理学》3|技术分析背后的逻辑

文 / 亚双义 来源:亚汇网

科学家们好像突然明白了,线性模型不是不够完善,而是可能从本质上就搞错了。理论上正确的非线性模型也可能导致完全的不可预测性,即使这些模型在结构上是确定性的。这意味着系统不仅受到外部随机的无规律的扰动影响,而且不可预测性可能就是宏观经济系统自身固有的内在本质。所谓的“分叉”现象可以很好地解释上述结论。

根据拉斯佐洛的观点,经济系统可以从非复杂状态,比如简单的周期性波动,转换为更复杂的状态(比如两个平衡点)。这种情况出现在一个参数超过某个临界值时。设想一个由供应商组成的垄断联盟。一旦形成价格垄断,价格变化可以从传统的商业周期性波动转变为大起大落,有些年价格奇高(价格控制),而有些年价格又很低(垄断联盟解散、竞争恢复)。同一系统的另一种平衡可能是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之间,或者低税率和高税率之间。对某一个参数的依赖越大,就越可能出现更多的分叉。就像图片中显示的那样,这种过程最终导致混沌。

如果上述这些内容大家听不懂就不要再听了,这需要对现实和生活有极高的领悟才行,至少你得具有系统性分析中,结合各种现象,从总体联系中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总之大家记住结论就好啦,混沌现象的精髓是说,预测长期事件和长期定量分析的努力是徒劳无益的。虽然凯恩斯一点也不了解非线性数学的深奥结论,但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他明确指出下述结论:根据真正的长期预期而进行投资,实在太难,几乎不可能。凡想如此从事者,较之仅想对群众行为比群众猜得略胜一筹的人,其工作较重,其风险较大。而且,假如二人智力相等,则前者容易出大错。

大家还记不记得老伊提过的,凯恩斯认为你认为的美女到底漂不漂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挑选出来大众认为的那个漂亮的美女。也就是说,根据预期进行长期投资是非常困难的,需要有足够的定力和对市场规律充分的了解,因此不如比大众先一步抓到他们将会赞同,也为之付出行动,且相互作用的趋势。根据这个观点,我们还能引出下一章节的内容,技术的自我强化。


大家应该对罗伯特希勒这个名字还有印象,他曾经在1987年全球股市崩盘后,给2000位投资者发送了调查问卷,给机构投资者发出1000份调查问卷,在问卷中希勒询问:股市下跌的时候什么消息对投资者最重要?答案基本都是一样的,既不是经济消息,也不是政治新闻,影响最深的就是价格变化自身。债券和股票价格前期下跌的影响比媒体上任何其他新闻的影响都要大得多。

除此之外,投资者在回答其它问题的时候,希勒教授发现,有超过10%的投资者会在股市崩盘之前,按照明确的止损策略进行操作,投资者这样操作的动机是不想承受更大的损失,但也可以从中看到关于技术止损对市场的影响。

那么200日平均线呢?200日平均线被认为是股市的长期趋势线。对于这个问题,有37.3%的个人投资者和33.1%的机构投资者给与了肯定的答复,这表明价格变化自身促使人们买进或卖出。

当今市场中,成千上万的市场参与者在相同的技术图形上画着相同的线,或在个人电脑中装入相同的程序。同一种操作模式,或者同一种思考方式,使用得人多了,那么自然它自身就能产生强烈的信号。

虽然媒体试图用各种政治和经济事件来解释价格变化,但证券投机商截然不同,他们经常会用“市场运行在通道中”,“市场在考验阻力位”,或者“市场刚刚突破20日移动平均线”等专业术语来给市场的波动进行解释。


证券投机商认为,图形分析得到使用的背后,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理解市场技巧,有时还在于技术分析产生的心理作用。可问题是,如果所有人都适用同样的技术分析,那么它的效果就不是自我实现,而是自我毁灭。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市场由1000位实力雄厚的投资者组成,其中900位是思维同步的技术派,剩下的100位属于基本面分析派。当所有人都看多时,大家便会买入,市场稳步走高。但到了某个价位,比如前期高点,所有900位技术派人士都会想要出局,也就是卖出手中的持仓。当图形接近这个价位时,900位技术派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买进,剩下100位可怜的基本派还在苦苦挣扎。最后当到达这个价位时,900张卖单同时抛出,价格直落千丈。由于缺乏买单,许多卖单只能在比他们想要卖的价格低得多的价位才能成交。

过了一段时间,市场重拾升势。这回那100位基本面分析派人士记住了上次的教训,他们决定当达到了上次头部价位时退出观望。因此,所有的1000位投资者都成了技术派,所有人都在同一点开始行动。但是有两件事与上次不一样:第一,在接近这个价位时没有任何人想买;第二,很多人想早溜一步,以便他们的卖单能够成交。因此,这个价位永远达不到,图形自我毁灭。

有时技术图形也会因为其他原因而自我毁灭。市场规模较小时,一家或数家市场参与者可以利用大笔交易在重要心理价位操纵市场,诱发由有限止损卖单引起的雪崩。例如,160 是个重要的心理价位,如果价格低于160 ,很多投资者会授权券商立刻发出止损卖单。当市场规模较小时,机构或大户迫使价格低于此价位,逼出所有的有限止损卖单,然后再操纵市场回到此价位之上,以此牟取暴利。第二天当所有的其他技术派人士开始上班时,市场已经达到他们的预期价格,只是他们已经被小小的把戏请出去了。

实际上,技术派通常还使用许多其他方法和策略,而且他们常常只占市场参与者的有限一部分。只要情况确实如此,互不相识的技术派交易者依然可以猜测彼此的想法,共同控制市场,形成各种美妙的模式和图形。每一次图形都将继续演化,等到所有人都看出时,图形自我化解。与此同时,新的技术派兄弟又将探寻新的图形变化……


今天我们用了将近2/3的篇幅来给大家讲述图形技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老伊希望大家能明白,一个简单的方法,只要它短期有效,那么它的价值一定会很快被抹平。如果大家一定要用技术分析作为投资的主要工具,那么不能只使用一个或者几个技术指标来指导投资,因为你不知道未来哪个指标会失效。就像是你无法预知哪个公司的财报是造假的一样,因此只能用分散的方式,保护本金不受大损失。

更重要的是,很多技术分析师根本不明白,技术分析的精髓不在于能给图形画出多少精彩的线段,而在于对形成图形背后的心理逻辑的理解。这就相当于我们小时候解应用题,很多学生通过上课时的学习,知晓了用什么公式能解答什么样的问题,可有些学生只记住的公式样子,却将这个公式怎么推到出来,如何进行演变等关键因素忽略掉了,因此应用题只要变个样子,或者升级一下难度,这些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答了。

因此,想要学好技术分析,就得明白形成图形原本的逻辑,人们的心理。那么接下来的内容就会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了。作者在书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述心理学的起源和心理学的流派,对于这种叙述型的讲述内容,我们就不多做讲解了,毕竟像是什么反省法,效果律,自我,超我之类的专业知识,对投资的直接帮助并不大。

不过其中几块心理学小知识比较有意思,也能对投资者产生帮助,老伊与大家分享一下。有位心理研究者笛卡尔在其著作中讲到过,理性的灵魂完全不同于肉体,但通过松果腺与肉体保持联系,理性灵魂可能觉察到神经传来的动物本性,也可能觉察不到,当觉察到时,其结果的意识感觉—肉体影响精神。然而,精神也有可能产生另外的动物本性流动,也就是说精神也可能影响肉体,但它们两者是分开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影响事情发展的小决定,都是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做出的,但这种决定很可能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影响,也许它足够理性,也许它跟4000年前我们的祖先所做的决定水平没什么差别。因此,在受到股市强烈波动的影响下,任何一个刹那间做出的决定,即便事后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也不能说是正确的,而且这样的决定做得越多,发生错误的概率也就越大。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

排行榜 日排行 | 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