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六大机构货币黄金原油观点分析(2025年5月19日)
文 / 林雪
2025-05-19 13:27:48
来源:亚汇网
受市场风险偏好回升影响,现货黄金在上周五受到重挫,日内下跌逾1%,周内累计跌幅达到3.74%,投资者抛售避险资产转向风险资产。但好在尾盘有所回升,最终收于3200美元关口上方。
黄金上周的下跌源于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且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之后承受极端抛压,一度触及3120美元。价格走势显示,在过去的5个交易日内,金价在3120-3265美元区间波动,但买方动能明显衰竭。上周五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密歇根大学五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反映美国家庭经济预期转弱,通胀预期呈现上行倾斜。早前公布的住房数据表现分化,进口价格指数则持续攀升。
数据公布后降息预期略有回升,市场重新计价美联储年内超55个基点的降息预期,黄金收复部分失地。但随着投资者全面消化信息,美债收益率收复失地,美元指数由跌转升。
本周,市场焦点将转向密集登场的美联储官员讲话,以及各经济区的PMI指数与住房数据。从技术面来看,日线级别的双顶形态仍将对金价施加下行压力,且RSI还未能企稳在中性水平上方,短线承压风险较高。但鉴于其上周收于3200美元上方,保留了部分上行动能,阻力关注5月14日峰值3257美元及3300美元整数位。下行方面,若跌破3200美元整数关口,首个支撑将指向50日SMA3155美元,失守后恐下探3100美元心理关口。
分析师ErenSengezer:买需或被继续压制,恐有下探...的风险
现货黄金在上周遭遇猛烈抛压,贸易局势的好转与地缘政治局势缓和提振市场风险偏好。虽然在上周二公布的美国4月CPI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但在强劲的利空环境压制下未能有效提振金价。技术面显示,14日RSI跌破50轴,加之黄金在上周的下跌已经有效跌破自去年12月上涨以来形成的看涨通道下轨,看跌动能有所加强。
展望本周,前半周经济日历相对清淡,若周四公布的5月标普全球PMI初值双双跌破荣枯线,可能会导致美元被抛售,从而对金价形成支撑。此外,多位美联储官员讲话备受关注,若美联储博斯蒂克在上周五对“年内仅降息一次”的表态若获更多官员呼应,可能会强化市场对美联储在6月会议上,点阵图出现鹰派转向的预期。而利率市场最新的数据显示,押注2025年至少降息两次的概率仍高达80%。
地缘政治方面,俄乌和谈进展或持续压制黄金买需,而中东局势恶化风险(尤其美以关系潜在裂痕)可能提供支撑。特朗普承认未就承认叙利亚新政府事宜与以色列协商,并强调需援助巴勒斯坦及加沙饥荒民众,或为地区局势埋下变数。
日线级别图标显示,50日均线与近五个月涨势的38.2%回撤位在3160美元附近交汇,构成黄金下行的首道防线。若失守恐下探50%回撤位3045美元以及100日均线所处的2980-3000美元心理关口。上行方面,阻力聚焦于23.6%回撤位以及20日均线所处的3290美元-3300美元,突破后方可上看静态阻力位3360美元以及3430美元。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XX美元的价位尚未触及页岩油“痛点”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自1月短期能源展望报告发布以来,已将2025—2026年布伦特与WTI原油预测下调7—8美元/桶,但对美国产量预测维持不变。5月最新预测显示,2025年WTI原油均价为62美元/桶(剩余月份58美元),2026年进一步降至55美元/桶。该预测暗示即使油价较当前水平再跌7—8美元,美国液体燃料产量仍将保持稳定——即55美元的美油价位尚未触及页岩油“痛点”。
关键验证指标将体现在未来数月美国页岩油钻机数、压裂活动及完井量的调整上。据计算,要实现页岩油产量零增长,完井量需从4月的923口下降6%至871口/月。若OPEC+按计划至2026年底增产210万桶/日,平衡市场所需的完井量降幅可能更大。
最新数据显示:2月美国原油官方产量1315.9万桶/日(受冬季天气影响),4月完井923口,新增产量70.3万桶/日,自然衰减66.3万桶/日,净增4万桶/日(折年率48万桶/日)。单井初始产量762桶/日/月的现状下,完井量需减少52口/月(较4月水平下降6%)才能实现产量零增长。若需配合OPEC+增产进行市场平衡,降幅要求将更高。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欧佩克+增产逻辑解析
OPEC+选择在5-6月增产40万桶/日绝非发动价格战,而是为满足中东地区夏季激增的空调用电与朝觐季需求。到2026年12月累计增产210万桶/日的计划并未取消,具体实施仍将按月评估——视需求增减决定产量调整。当前油市依然偏紧,消费端需求超过供给,形成近期合约溢价。尽管未见OPEC+与美国页岩油商爆发价格战迹象,但页岩油商仍需让出市场空间以容纳OPEC+至2026年底210万桶/日的新增供应。
战略储备重建需求
全球原油库存亟待补充。2022/23年能源危机后,各国政府仍将“供应安全”置于首位。当前商业库存低位运行,地缘供应形势脆弱,未来1-2年的供应过剩恰逢其时——既可充实战略石油储备(SPR),又能重建商业库存。这种“健康过剩”料将受到各国政府欢迎,成为缓冲未来冲击的重要防线。
三菱日联:一旦美联储错过7月降息窗口,恐会重演去年的剧本
在经历了近期政策引发的波动之后,我们正处于数据漩涡期,很难评估经济的真实健康状况。然而,我们仍然认为,损害已经在美国关税冲击之后造成。这些波动很可能只会加剧2025年之前本已疲软的趋势。因此,我们认为风险情绪反弹并未改变中期宏观前景。不过,由于金融状况收紧(即近期风险市场涨幅全部回吐),从现在到6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或数据来说服美联储降息。
我们认为,美联储等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被动地收紧政策。然而,重要的不是他们应该做什么,而是他们会做什么。因此,我们将下一次降息时间从6月推迟到7月,但将2025年降息25个基点的次数增加到4次。我们正在压缩降息时间,使其在今年下半年进行。我们认为,美联储将在6月的点阵图中维持两次降息,并在9月的点阵图中将降息次数增加到三次,因为失业率将超过4.4%。
我们认为,7月是重启降息的良好时机,因为在首次90天关税延期之后,可能还会达成预算协议。在9月降息之前,期间还有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我们再次预计,在此期间数据将会恶化。如果美联储跳过7月加息,他们就有可能重蹈覆辙2024年的剧本,即9月降息50个基点,10月也可能降息。总体而言,美联储有机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恢复中性利率,避免不得不降息。
丹斯克:上调美债收益率预期
最近贸易冲突中的和解基调共同增加了美联储/欧洲央行在降息方面采取更谨慎态度的可能性,对美国财政前景的新担忧也是因素之一。我们估计,后者证明了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长端较高的期限溢价是合理的,这也将部分溢出到欧洲。因此,我们将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期从4.20%上调至4.50%,同时将相应的德国国债收益率预期从2.50%上调至2.60%(主要是由于美国债券市场的溢出效应)。我们维持对欧元10年期掉期利率2.40%的预测,由于美国和欧洲债券供应的增加,预计掉期利差将再次变为负值。
随着贸易政策立场的改变,美联储又多了一个采取观望立场的理由。加上美国关键数据(如劳动力市场)的持续稳定,这对我们的6月份降息预期构成了挑战。最近,市场将下一次降息的时间推迟到了9月份。
(亚汇网编辑: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