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在连续三日收跌后,美元指数有所反 弹,并一度重回100关口上方,截至目前,美元报价99.66。

特朗普税改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交由参议院审议。另外,美国参议院投票通过终止加州禁售燃油车的法案,并将该法案送交特朗普签署。
美联储理事沃勒:如果关税下降,预计美联储将在2025年下半年降息。
白宫顾问米兰:目前并未有秘密进行的货币问题谈判的相关工作。日本经济再生大臣:将于本周五至周日访问美国进行关税谈判。
白宫:特朗普向内塔尼亚胡明确表示他希望与伊朗达成协议。
伊朗方面表示,伊朗誓言对以色列的任何愚蠢行为作出“毁灭性回应”。任何以色列对伊核设施的攻击都将被视为美国的介入,有能力但无意制造核武。
2名以色列驻美使馆工作人员在华盛顿遭枪击身亡,嫌疑人被捕。
据悉欧佩克+内部正在讨论7月再次增产41.1万桶/日。
美媒:美国政府考虑从韩国撤出约4500名士兵。
机构观点汇总
野村证券:日本超长债供给过剩,收益率曲线持续陡峭探因
美元/日元汇率近期表现疲软。与此同时,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持续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自4月份以来持续陡峭化(如图所示)。我们的利率策略团队认为,这主要归因于超长期日本国债的结构性供给过剩。
从需求层面看,寿险公司增持超长期日本国债的意愿已不如以往,因为它们已基本完成了对其资产与负债之间久期错配的调整,以满足将于2025年4月生效的新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此外,日本央行自2024年7月起已在逐步减少其对日本国债的直接购买量。再者,近期在特朗普总统“解放日”相关言论后市场波动的加剧,似乎也抑制了投资者承担久期风险的意愿。
而在供给层面,计划于2025财年发行的超长期日本国债规模并未显着减少。这种供给过剩的局面似乎持续推动日本国债收益率曲线进一步陡峭化,并导致近期日本国债市场流动性有所下降。受此影响,4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再度触及历史高位。昨日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疲软之后,超长期限债券收益率的上行压力似乎仍在持续。
总结来说,超长期日本国债的结构性供给过剩正对收益率构成上行压力。
荷兰国际银行:欧元区5月PMI再亮红灯,关税“后遗症”与内部疲软如何演绎?
5月份,欧元区综合PMI从50.4降至49.5,表明该地区经济正重新陷入停滞。令人担忧的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拖累来自于服务业,而该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欧元区增长的主要引擎。
贸易战正对欧元区经济构成压力,但迄今为止,其影响可能主要通过不确定性渠道而非直接的贸易效应传导。这一点在5月份的PMI数据中表现明显:海外新订单仅出现温和下滑,而制造业产出实际上再度增长。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制造业萎缩期间仍实现稳健增长的服务业,如今正持续下滑,这很可能与高度不确定性有关,并进一步加剧了对经济增长的担忧。
制造业方面,新订单在经历长期下滑后已趋于稳定。产成品库存的降幅不如以往那么大。这可能意味着销售表现令人失望,但也可能是一个早期迹象,表明由于库存周期正在转变,企业目前正重新增加订单。尽管贸易战显然对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构成下行风险,但如果库存周期确实出现转折,制造业活动也存在一定的上行潜力。
然而,就目前而言,在经历了强劲的第一季度后,欧元区经济似乎正重返停滞状态。不过,平心而论,第一季度的增长也得益于部分对美出口的提前出货。增长乏力依然是欧元区经济活动的主旋律,鉴于贸易战可能加剧,短期内似乎存在下行风险。
野村证券:日债曲线持续陡峭化,供需失衡下的政策权衡与日元中期机遇
日本国债(JGB)收益率曲线持续陡峭化,主要归因于超长期限债券的供需关系失衡(供给相对宽松)。尽管这可能促使日本央行(BOJ)在6月份的会议上略微放缓其量化紧缩(QT)的步伐,但我们认为,除非政府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否则超长期日本国债的供给过剩状况可能会持续。
在我们看来,类似英国特拉斯内阁时期所经历的市场剧烈动荡,在日本发生的可能性仅为尾部风险。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在财政政策立场、通胀压力受控、拥有经常账户盈余、外国投资者持有其国债份额较小以及外汇储备规模可观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即便如此,对于任何有关削减消费税的讨论都应予以密切关注。
在我们的基准情景预测中,只要日本央行保持其固有的加息倾向——即便其可能放缓量化紧缩的节奏——宏观基本面在中期内仍可能持续利好日元升值。
三菱日联:聚焦全球宏观三大变局——债务困局、外汇变数与美元再平衡
当前似乎正在发生三大主要且引人瞩目的全球宏观转变,这些转变在某种程度上已内嵌于近期的市场发展和价格行为之中。
首先,市场对债务和赤字问题的担忧日益加剧,这在美国尤为突出,但绝非仅限于此,并且是在近期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之后出现的。 这一点从昨日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相对疲软中可见一斑,该拍卖导致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急剧上升超过12个基点至5.1%。同样引人注目的是,同样引人注目的是,由于拍卖结果不佳,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飙升了40个基点至3.14%,但目前还不能明确到底是出于市场对政府的财政担忧,还是日本央行缩减购债规模背景下日本国债供需失衡所致。
其次,美国可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等)就外汇问题达成某种协议。 就韩国而言,有新闻报道称,美国认为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在于汇率问题,并且美韩双方正在会谈中讨论汇率方向,但美方并未提及具体水平。此消息一出,韩元兑美元汇率一度跃升至1370.75,随后有所回落,并在一定程度上波及新台币和日元等货币。
第三,资金寻求美元以外的多元化配置。 我们从昨日的价格行为中观察到,美国税改法案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赤字的发展轨迹共同导致了美国股市和美国国债的抛售,但最重要的是,也导致了美元走软以及黄金、比特币等替代性避险资产的走强。当然,外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相对价格资产,而我们掌握的最佳指标(尽管仍不完整)显示,流入日本等地的外国资金有所增加,同时亚洲的散户投资者也一直在小幅抛售美国资产,这整体上符合资金从美国资产中进行再平衡的更广泛主题。
(亚汇网编辑:林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