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苹果:西部产区历史性的坐果减产
文 / 小亚
2025-05-06 12:02:37
来源:亚汇网
来源:混沌天成研究
观点概述:
1、今年西部产区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4月10日至14日遭遇大风沙尘天气,随后又遭遇近5年来最高的高温天气,形成了罕见的“热、干、风”三合一,对苹果授粉受精造成严重影响。苹果大多数品种是异花授粉受精,苹果花是虫媒花,主要靠昆虫和蜜蜂进行传花授粉,苹果花从开花到授粉受精最佳时间是在6个小时内,最晚不超过1天。4月10日至14日,西部产区突遇热干风,苹果花集中开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界线变得不明显,花药柱头风干,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我们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大风沙尘天气影响苹果授粉,一方面是大风天气蜜蜂等昆虫活动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是沙尘黏在柱头阻挡了花粉的传播,错过了最佳授粉时间。(2)满树花半树果,花期花量大消耗了大量树体营养,干旱导致树体营养不充分,坐果期间营养跟不上,同时花量大,果农也会考虑后期蔬果的工作量大,而不会进行大面积人工授粉。(3)即便完成了授粉工作,花期温度过高,柱头很快干燥,致使落到柱头上的花粉不能萌芽,或虽萌芽但长不出花粉管,受精环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坐果不佳。
2、本次调研共计6天,调研样本共计246个果园,采访果农和代办共计116个,调研下来总结发现,陕西大部分区域(北边至富县宜川,南边至三原,整体减产幅度约50%),山西(吉县,相较于前年减产50%,比去年的减产幅度大20%),甘肃(庆阳,减产幅度约30%-40%)均在热干风期间开花,减产幅度较大。前期市场调研今年花量大,普遍预期产量没问题,即便减一点也没事,这和2018年以后每次霜冻造成减产后大多最后有所修复有关,而今年是坐果出现问题,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面积坐果期出现的减产,与倒春寒影响不同,坐果产生的产量受损不可逆。今年主要是受到罕见的热干风影响,授粉受精受阻,前期在果园里看到花团锦簇,但果柄迟迟不打弯,同一片园子,果农在4月21日预期没问题(预估能套14万袋),到4月25日好像有点问题(预估能套10万袋),再到4月28日出了大问题(预估最多8万袋),前后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调研也呈现出一圈比一圈看着更差的特征,自4月30日调研结束后,西部产区依然高温干旱,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西部产区只有零星降水,对干旱缓解不明显,坐果问题仍在继续发酵,目前听说山东,云南地区也出现类似问题,后期需要继续验证跟踪。
3、从当下现货来看:由于上一产季预期较差,入库量低,果农和客商顺价销售,预期和现实出现错配,目前现货价格处于近6年最高水平,而总库存处于低位,仅次于2018-2019产季,又由于预期差,当下的库存结构与18-19年还不同,并没有大户占比比较高的情况出现,即“地主手里余粮也不多”(详见我们之前的文章分析:《苹果专题:预期的大反转》),而离新季苹果下树还有5个多月,从今年多次淡季不淡的表现来看,当下栖霞一二级(4元/斤-5元/斤的价格)将继续稳步走高,根据现有的基本面条件,预计高点会突破2023年高点,追赶2019年的高点。
4、从新一季开称价的角度来看:我们统计从17年至今开称价相对旧季苹果走高的年份,分别为18-19季的18年10月,2020-2021产季的2020年10月,2021-2022产季的2021年10月,2024-2025产季的2024年10月,会发现几乎所有相对旧季苹果价格开称走高的年份都是在当季有减产的年份,18年是众所周知的西部霜冻大减产,2020年有西部局部的霜冻减产,2021年是西部大面积砍树和山东质量出现问题,2024年是陕西小年山西减产,由此可见,但凡减产年份,开称价均容易呈现高开状态。且进一步可发现,能做到高开称整季高走的年份自17年以来只有三个,18-19产季,21-22产季和24-25产季,而这三个年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西部的减产,而今年尤为特殊,因为在24-25年的基础上,西部在大年的预期下实际再次面临大幅减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明显坐果好,果个偏大的园子占比非常少(除了嘎啦等早熟以外),大部分园子坐果表现差或者坐果不均匀,梢花、腋花坐果的占比较多,预计今年西部产区,特别是陕西产区果个、质量表现也会低于预期。综上,考虑到当下强劲的现货表现以及今年的特点,新季西部半商品的收购价格低于4元/斤的可能性小于1%,且考虑到去年的基础上再次较大幅度减产,因此有望冲击有史以来最高开称平均价。
策略:西部产区在去年已减产的情况下存在较大幅度减产减质,具备较高的做多投资价值。
风险:减产幅度不及预期,消费明显弱于预期
一、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大风、高温、干旱对西部坐果的影响,调研时间4月24日-4月30日,从延安出发,咸阳结束,调研路线如下:
本次调研共计6天,调研样本共计246个果园,采访果农和代办共计116个,其中,市场分歧较大的陕西产区,特别是陕北产区调研样本占比相对较大,洛川和富县加起来约95个样本,并且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回交叉验证;而市场分歧不大或者看起来比较明显的区域,如白水、合阳、澄县产区,看下来明显很差,减产幅度较大,样本占比相对较小;甘肃静宁庄浪产区其他调研团队反馈影响较小,主要通过电话、微信等了解情况。
二、今年西部花期遭遇了历史罕见的“热、干、风”三合一
2.1花期遭遇连续的大风沙尘天气
根据前期预估,西部产区中陕西大部分区域,山西吉县、甘肃产区的花期均在4月10日至20日期间,陕西宝鸡和山西运城花期在4月7日前后。根据陕西省气象台数据,4月9日至21日均有大风蓝色至橙色预警,4月10-13日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与产区花期刚好重合。
2.2西部产区遭遇有数据观察以来(近10年)最严重的干旱
2025年三四月份,一场罕见的大面积干旱席卷中国大地,广西、陕西、河南、安徽等11个省,遭遇了自1961年以来最严峻的气象干旱。苹果西部主产区,陕西、甘肃、山西均受到影响,降雨量均较低,累计降雨是近10年来最低水平(数据只看到了10年)。
2.3花期遭遇近5年来最高的高温
4月14日起,西部苹果产区遭遇高温,以陕西为例,从延安到咸阳,均达到最近5年最高水平。
2.4罕见的“热、干、风”三合一对西部产区授粉造成大面积影响
通过对西部产区调研,我们总结发现:
1、大概80%的果农反馈减产由于热干风的原因,通过走访调研,本次花期遭遇热干风和减产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如图所示,陕西大部分区域(北边至富县宜川,南边至三原,整体减产幅度约50%),山西(吉县,相较于前年减产50%,比去年的减产幅度大20%),甘肃(庆阳,减产幅度约30%-40%)均在热干风期间开花,减产幅度较大;热干风前和干热风后开花的区域受影响明显小,比如乾县、临猗以及万荣南部在热干风之前开花授粉坐果,受影响较小,甘肃静宁庄浪以及其他高海拔区域在热干风之后开花,受影响也相对较小。
2、整体西部早熟受影响较小,一方面是自花授粉的比例高,授粉受精相对容易;另一方面是开花时间提前,受干热风的影响较小。
三、今年花期授粉受精出了大问题,与倒春寒表现不同,坐果产生的产量受损不可逆
3.1苹果花期坐果原理
苹果大多数品种是异花授粉受精,即便是在配置授粉树的情况下自然授粉率仍然偏低,花期天气状况不良时(如阴天、低温、大风、沙尘暴等),会严重影响自然授粉,苹果花是虫媒花,主要靠昆虫和蜜蜂进行传花授粉,蜜蜂等授粉昆虫相对较少不利于自然授粉。综上原因,苹果有时候也需要人工辅助授粉来保证应有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苹果坐果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产生生化反应,长出花粉管,这个过程叫授粉。花粉管向下延伸进入胚珠,并释放出两个精子,两个精子分别与极核、卵细胞结合,形成胚和胚乳,这个过程叫受精。授粉受精的过程和所需条件:
(1)需异花授粉(自花授粉率低),温度15-25℃最适宜,低温(<12℃)或高温(>30℃)均影响花粉活力和受精,最佳授粉时间是开花6个小时内。
(2)花粉管在柱头萌发后约6-30小时完成受精,品种差异较大,如金冠需6小时,红富士需更久,成功标志:花瓣脱落,子房膨大形成幼果,约授粉后2周可见明显幼果。
(3)生理落果期(花后1-4周)分两次:第一次带果柄脱落(未受精或营养不足),第二次不带果柄(幼果竞争淘汰)。
3.2今年花期热干风严重影响授粉受精
4月10日至14日,西部产区突遇大风沙尘,随后遭遇高温,苹果花集中开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界线变得不明显,花药柱头风干,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我们主要总结以下三个原因:
(1)大风沙尘天气影响苹果授粉,一方面是大风天气蜜蜂等昆虫活动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是沙尘黏在柱头阻挡了花粉的传播,错过了最佳授粉时间。
(2)满树花半树果,花量大消耗了大量树体营养,干旱导致树体营养不充分,坐果期间营养跟不上,同时花量太大,果农也会考虑后期蔬果的工作量大,而不会进行大面积人工授粉。
(3)即便完成了授粉工作,花期温度过高,柱头很快干燥,致使落到柱头上的花粉不能萌芽,或虽萌芽但长不出花粉管,受精环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坐果不佳。
3.3授粉受精不佳是缓慢体现的过程,仍在持续发酵
前期市场调研今年花量大,普遍预期产量没问题,即便减一点也没事,这和2018年以后每次霜冻造成减产后大多最后有所修复有关,而今年是坐果出现问题,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面积坐果期出现的减产,与倒春寒影响不同,坐果产生的产量受损不可逆。今年主要是受到罕见的热干风影响,授粉受精受阻,前期在果园里看到花团锦簇,但果柄迟迟不打弯,同一片园子,果农在4月21日预期没问题(预估能套14万袋),到4月25日好像有点问题(预估能套10万袋),再到4月28日出了大问题(预估最多8万袋),前后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调研也呈现出一圈比一圈看着更差的特征。
本次调研抽样一方面是自己看,另一方面也是咨询果农,整体感受是往年这个时间到了梳果阶段正忙碌的时候,今年果园里的果农却很少,而还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果农,要么自己管理的好,要么受影响相对较小。自4月30日调研结束后,西部产区依然高温干旱,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西部产区只有零星降水,对干旱缓解不明显,坐果问题仍在继续发酵,目前听说山东,云南地区也出现类似问题,后期需要继续验证跟踪。
3.4授粉受精不佳对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苹果开花当天柱头接受花粉的能力最强,柱头上接受到的花粉数量越多,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速度就越快,授粉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种子数量和种子在果实内的分布情况,种子除了可以繁衍后代、生存繁殖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也密切相关,对果实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影响,一个授粉充足的苹果正常情况下可产生10粒种子,外形端正的果实内种子发育良好,种子饱满,在心室中分布均匀,而偏斜果分布在心室中的种子数量少且分布不均,有的心皮中没有种子的部位将会导致果形偏斜甚至畸形,授粉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果实的坐果率和果实发育,进而影响果实的品质。
调研过程中发现,明显坐果好,果个偏大的园子占比非常少(除了嘎啦等早熟以外),大部分园子坐果表现差或者坐果不均匀,梢花坐果的占比较多,预计今年西部产区,特别是陕西产区果个、质量表现也会低于预期。
四、现货偏强,新季减产减质,收购价或不低于4元/斤
1.从当下现货来看:由于上一产季预期较差,入库量低,果农和客商顺价销售,预期和现实出现错配,目前现货价格处于近6年最高水平,而总库存处于低位,仅次于2018-2019产季,又由于预期差,当下的库存结构与18-19年还不同,并没有大户占比比较高的情况出现,即“地主手里余粮也不多”(详见我们之前的文章分析:《苹果专题:预期的大反转》),而离新季苹果下树还有5个多月,从今年多次淡季不淡的表现来看,当下栖霞一二级(4元/斤-5元/斤的价格)将继续稳步走高,根据现有的基本面条件,预计高点会突破2023年高点,追赶2019年的高点。
2.从新一季开称价的角度来看:我们统计从17年至今开称价相对旧季苹果走高的年份,分别为18-19季的18年10月,2020-2021产季的2020年10月,2021-2022产季的2021年10月,2024-2025产季的2024年10月,会发现几乎所有相对旧季苹果价格开称走高的年份都是在当季有减产的年份,18年是众所周知的西部霜冻大减产,2020年有西部局部的霜冻减产,2021年是西部大面积砍树和山东质量出现问题,2024年是陕西小年山西减产,由此可见,但凡减产年份,开称价均容易呈现高开状态。且进一步可发现,能做到高开称整季高走的年份自17年以来只有三个,18-19产季,21-22产季和24-25产季,而这三个年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西部的减产,而今年尤为特殊,因为在24-25年的基础上,西部在大年的预期下实际再次面临大幅减产,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明显坐果好,果个偏大的园子占比非常少(除了嘎啦等早熟以外),大部分园子坐果表现差或者坐果不均匀,梢花、腋花坐果的占比较多,预计今年西部产区,特别是陕西产区果个、质量表现也会低于预期;加之目前现货库存仅次于2019年同期,现货价格表现也仅次与2019年,综上,考虑到当下强劲的现货表现以及今年的特点,新季西部半商品的收购价格低于4元/斤的可能性小于1%,且考虑到去年的基础上再次较大幅度减产,因此有望冲击有史以来最高开称平均价。
总结:
1、今年西部产区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4月10日至14日遭遇大风沙尘天气,随后又遭遇近5年来最高的高温天气,形成了罕见的“热、干、风”三合一,对苹果授粉受精造成严重影响。苹果大多数品种是异花授粉受精,苹果花是虫媒花,主要靠昆虫和蜜蜂进行传花授粉,苹果花从开花到授粉受精最佳时间是在6个小时内,最晚不超过1天。4月10日至14日,西部产区突遇热干风,苹果花集中开放,初花期和盛花期分界线变得不明显,花药柱头风干,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我们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1)大风沙尘天气影响苹果授粉,一方面是大风天气蜜蜂等昆虫活动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是沙尘黏在柱头阻挡了花粉的传播,错过了最佳授粉时间。(2)满树花半树果,花期花量大消耗了大量树体营养,干旱导致树体营养不充分,坐果期间营养跟不上,同时花量大,果农也会考虑后期蔬果的工作量大,而不会进行大面积人工授粉。(3)即便完成了授粉工作,花期温度过高,柱头很快干燥,致使落到柱头上的花粉不能萌芽,或虽萌芽但长不出花粉管,受精环节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导致坐果不佳。
2、本次调研共计6天,调研样本共计246个果园,采访果农和代办共计116个,调研下来总结发现,陕西大部分区域(北边至富县宜川,南边至三原,整体减产幅度约50%),山西(吉县,相较于前年减产50%,比去年的减产幅度大20%),甘肃(庆阳,减产幅度约30%-40%)均在热干风期间开花,减产幅度较大。前期市场调研今年花量大,普遍预期产量没问题,即便减一点也没事,这和2018年以后每次霜冻造成减产后大多最后有所修复有关,而今年是坐果出现问题,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面积坐果期出现的减产,与倒春寒影响不同,坐果产生的产量受损不可逆。今年主要是受到罕见的热干风影响,授粉受精受阻,前期在果园里看到花团锦簇,但果柄迟迟不打弯,同一片园子,果农在4月21日预期没问题(预估能套14万袋),到4月25日好像有点问题(预估能套10万袋),再到4月28日出了大问题(预估最多8万袋),前后也就一周左右的时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调研也呈现出一圈比一圈看着更差的特征,自4月30日调研结束后,西部产区依然高温干旱,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10天西部产区只有零星降水,对干旱缓解不明显,坐果问题仍在继续发酵,目前听说山东,云南地区也出现类似问题,后期需要继续验证跟踪。
3、从当下现货来看:由于上一产季预期较差,入库量低,果农和客商顺价销售,预期和现实出现错配,目前现货价格处于近6年最高水平,而总库存处于低位,仅次于2018-2019产季,又由于预期差,当下的库存结构与18-19年还不同,并没有大户占比比较高的情况出现,即“地主手里余粮也不多”(详见我们之前的文章分析:《苹果专题:预期的大反转》),而离新季苹果下树还有5个多月,从今年多次淡季不淡的表现来看,当下栖霞一二级(4元/斤-5元/斤的价格)将继续稳步走高,根据现有的基本面条件,预计高点会突破2023年高点,追赶2019年的高点。
4、从新一季开称价的角度来看:我们统计从17年至今开称价相对旧季苹果走高的年份,分别为18-19季的18年10月,2020-2021产季的2020年10月,2021-2022产季的2021年10月,2024-2025产季的2024年10月,会发现几乎所有相对旧季苹果价格开称走高的年份都是在当季有减产的年份,18年是众所周知的西部霜冻大减产,2020年有西部局部的霜冻减产,2021年是西部大面积砍树和山东质量出现问题,2024年是陕西小年山西减产,由此可见,但凡减产年份,开称价均容易呈现高开状态。且进一步可发现,能做到高开称整季高走的年份自17年以来只有三个,18-19产季,21-22产季和24-25产季,而这三个年份,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西部的减产,而今年尤为特殊,因为在24-25年的基础上,西部在大年的预期下实际再次面临大幅减产,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明显坐果好,果个偏大的园子占比非常少(除了嘎啦等早熟以外),大部分园子坐果表现差或者坐果不均匀,梢花、腋花坐果的占比较多,预计今年西部产区,特别是陕西产区果个、质量表现也会低于预期。综上,考虑到当下强劲的现货表现以及今年的特点,新季西部半商品的收购价格低于4元/斤的可能性小于1%,且考虑到去年的基础上再次较大幅度减产,因此有望冲击有史以来最高开称平均价。
农产品组:
张磊
Z0019369
1364166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