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到底要缴纳多少钱?缴费基数怎么计算?
一、养老保险越交越多,是因为社平工资在上涨。
养老保险的缴费,是通过缴费基数 X 缴费比例的方式来确定。
缴费基数一般参考社平工资,社平工资每年上涨,那缴费基数也是每年上涨,所以养老金每年上涨。比如说:
青岛市2006年使用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1495元,60%基数是897元,按照个人按照8%比例缴纳养老保险的话,一个月缴费只有71.76元。
2020年实际上青岛市的缴费工资口径已经改为山东省的全口径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2019年山东省社平工资为每月5761.33元),60%缴费基数是3457元,按这样的基数缴费每月最少需要缴纳276.56元。
是2006年的4倍左右,15年的时间缴费增加了3倍,也难怪很多参保人员感觉缴费越来越多。
二、你交得多,企业交得更多,养老以后领到的钱更多。
养老金个人缴费比例是8%,企业是16%。企业交的是你双倍。
很多人都觉得用人单位是资本家,养老保险不就是占资本家便宜的时候吗?那当然得多交啦,而且多交能多得。
社会平均工资不仅仅是缴费钱数计算因素,也是养老金待遇的计发因素。
你现在把这460存起来,等你老了,460可能就变成46了,养老保险可以帮助抵御通货膨胀。
参加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待遇,主要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 。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平均工资×(1+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这里的平均工资指的是退休人员所在地区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也就是说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养老保险金,要高于欠发达地区。
而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参保人选择的缴纳比例。一般来说缴费指数在60%-300%之间。从这里也能看出,社保的缴费比例越高,相应的基础养老金也会越高。
例如,小李退休时,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是6500。虎虎的缴费指数平均值是0.7,累计缴存了15年(下面计算时,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没有考虑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