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汇网首页 | 网站导航 | 论坛 注册

热点-中国拉响少子化警报

中国人口或自2017年迅速下降

根据人口统计学标准,一个社会0~14岁人口占比15%~18%为“严重少子化”,15%以内为“超少子化”。目前日本的少儿人口比重约为13%,处于“超少子化”阶段。而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2010年0~14岁人口总量为2.2亿,占总人口的16.6%,已经处于严重少子化水平。【详细】

许多人有这样的观点,认为中国人口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人口负增长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即使出现也应该在遥远的将来。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详细】

少子化时代到来与哪些生育指标有关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测,未来问题可能会远比现在更糟糕。这是因为在未来10年,中国23~28岁的生育旺盛期女性的数量将萎缩44.3%,如果生育率没有明显提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降至10%以下,比“超少子化”水平还要低一大截。由此可见,我国生育率低下是导致少子化的直接结果,而与生育率有关的指标应该包括:   

一、生育政策

我国出生人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从每年2000多万人下降到2003年的1600万人以下,之后一直在1600万人上下波动,最低达到1584万人。2014年比2013年增加47万人,逼近2001年1702万人的高点。

据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单独两孩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出生人口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记者9日从中国人口学会主办的中国人口形势分析与展望研讨会上了解 到,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1687万人,较2013年多47万人。专家分析,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预计2015年出生人口较2014年将增加100万人 左右。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说,在我国育龄妇女总量趋于减少的情况下,出生人口不降反升,这表明单独两孩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因此不难看出,国家政策是影响生育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不难看出,我国少子化时代与计划生育不无关系。

二、生育人口

中国严重少子化的现实背后,是不断走低的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平均生育子女数)。根据历次人口普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到非常危险的水平。

据媒体报道,1.4左右的总和生育率基本上是绝大多数人口学者认可的。按照中国人口2.2的世代更替水平,1.4的超低生育率意味着每隔一代人(25~30年)出生人数将萎缩36%,两代人就萎缩60%。不难看出,育龄总人数下降已经是一个事实。【详细】

【观察】日本少子化:未婚者居多 无性夫妻占5成

5月5日是日本的儿童节,然而少子化问题早已成为日本社会久治不愈的痼疾。据共同网报道,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一份人口估算显示,截止到今年4月1日,未满15岁的儿童人数为1617万人,连续34年减少,同时创下1950年采取现行统计方法以来的最低记录。儿童占总人口比例降至最低值12.7%,连续41年递减。   

从1995年开始,日本就开始采取措施鼓励生育,但都不见成效。为什么日本人不爱生孩子呢?日本立命馆大学准教授筒井淳也认为,导致日本少子化问题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晚婚化;第二是即使结婚,也不要孩子。

晚婚的日本人:女性独立 男性草食化  

日本内务府公布的2011年的统计显示,在25到29岁之间的年龄段里,有64%的男性和61%的女性未婚。未婚者中69%的女性和76%的男性都没有交往对象。日本人将结婚的相亲活动成为“婚活”,对于日本年轻人来说,“婚活”是一个普遍的难题,这从《我不能恋爱的理由》、《不结婚》以及《单身贵族》等流行电视剧中便可窥见一二。  

在传统日本社会中,男性工作,女性照顾家庭。但随着女性学历越来越高,更多的女性进入社会,像男性一样,在各个领域工作。她们越来越独立,而且也希望男人能够更加独立进取。但日本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导致所谓“草食化”男性越来越多,即人际交往中缺乏主动性,害怕和排斥恋爱,认为恋爱和上床既浪费时间也浪费金钱,而且令精神紧张,宁愿享受自由自在的个人生活。  

同中国一样,对于女性而言,虽然很想结婚,但找不到“好男人”的情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日本职场文化保守,有些女性担心结婚影响工作升职,宁愿选择单身。“在日本,只要一个女人结了婚,她就别想再升职了。老板会觉得你打算要小孩了。”对于男性而言,不结婚普遍是因为没有正式工作,收入过低无力结婚,或乐于享受不愿承担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  

拒绝性爱的日本人:太累太麻烦 【详细】

【观察】台湾少子化:年轻人只想爱不想生

台当局“发展委员会”近期公布人口推估,台湾人口负增长时间将提早4年到来,由原先的2026年将提早至2022年,这代表此后台湾人口数将趋向萎缩。  

“岛内的实际生育率水平为全世界最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压力大,由于台湾经济不景气,薪资福利水平低,许多年轻人不敢生小孩;另一方面是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变,很多在科技、金融等行业上班的白领为了追求生活的自由和品质,生育意愿普遍不高,晚婚、晚育甚至不育的现象比比皆是。”台湾大学儿少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薛承泰说。

34岁的台北白领张黎欣和丈夫结婚6年,至今没要孩子,“因为不能给孩子安全感。”张黎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小孩一直念公立学校,5岁至初中都免学费,再念到大学毕业,大约需要500万元(新台币,下同)。但这只是理想状态,5岁前孩子还要读幼儿园,每月要交1.5万元,上小学后学费免了,但每个月要交给安亲班(安亲班:类似托管班)1万元,小孩每学一门才艺要交5000元,如果孩子需要课外补习,还要交三五万元的补习费。

台湾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普通家庭养育一个小孩,从出生到20岁平均花费573万元,以台湾当局“主计处”公布今年1月份的平均工资3.86万元计算,上班族得不吃不喝12.4年,才凑足钱。 【详细】

透视少子化:低生育率的严峻挑战

“少子化”是一个越来越频密地见诸报端的名词。跟它伴随一起的,常常是另一个词“老龄化”。少子化老龄化,区区六个字可以说概括了中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但在这六个字背后,却折射了涵义丰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眼泪、担忧和不安。

“少子化”的词源来自日语。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少子”就是孩子少,即0~14岁的青少年占总人口的比例低;一个“化”字则表明趋势——孩子少,生育率低这种状况一旦发生,就有极大的惯性继续,要遏制它非常困难,以至于人口学者中间有一个共识:把生育率升上去(增加孩子)比把生育率降下来(减少孩子)更难。

少子化在过去数十年间给日本带来痛彻心扉的苦。日本经济长期不振原因众多,生育率超低是重要原因之一。1980年,日本总和生育率跌至1.75;此后一路走低,到2013年,总和生育率为1.34。

说起来日本还是个危机感很强的民族。1999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57,人口学者将其称作“1.57危机”;2003年日本通过《少子化社会对策基本法》,想法提升总和生育率。最近安倍政府提出应对人口减少的五年计划,力求创造有利于产子育儿的社会环境,鼓励日本民众增加生育。【详细】

市场聚焦

外汇新闻

黄金市场

主要货币对

货币分析

联系我们
邮箱:tougao@yahui.hk
版权声明:亚汇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亚汇网专题频道
亚汇网编辑部 :haifa

往期专题

网页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