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对中国立讯精密等企业发起“337调查”,对此,中国工信部回应:将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美国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立讯精密等企业发起337调查申请,指控相关企业在美出口、进口或销售的特定电气连接器和保持架及组件和下游产品侵犯其专利。
2021年1月21日,美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决定对特定电连接器和保持架组件及其产品发起“337调查”。该调查由美国安费诺(Ampheol)公司向ITC提出申请,指控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上述产品侵犯其专利权。
除了美国Luxshare-ICT Inc.、Milipitas、CA等公司之外,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东莞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也涉案其中。
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就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对“我国立讯精密等企业遭到美国337调查”问题作出回应。
黄利斌表示,近日,美国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我国立讯精密等企业发起337调查申请,指控相关企业在美出口、进口或销售的特定电气连接器和保持架及组件和下游产品侵犯其专利,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此高度关注。
黄利斌回应,“应该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既有赖于本土企业的壮大、崛起,也离不开有效的国际合作。作为产业主管部门,我们积极支持电子元器件和精密加工企业高质量发展,我们坚决保护知识产权,同时也反对滥用权利,打压正常商业竞争的霸凌行为。针对上述337调查申请,相关企业已发布公告,并开展积极的应对。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相关企业加强应对,维护好企业的合法权益。”
此前在1月24日晚间,立讯精密发布公告,称已接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本案签发的两份通知,该公司将遵照337调查流程处理,本次337调查对目前的生产、经营不会造成实质性影响。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启动的337调查将于立案后45天内确定调查结束期。除美国贸易代表基于政策原因否决的情况外,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337案件中发布的救济令自发布之日生效并于发布之日后的第60日起生效。